av色综合网,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japanese乱熟另类,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新課標閱讀理解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課標閱讀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關鍵詞】 閱讀訓練 閱讀能力 綜合能力

閱讀是高中階段學生獲取英語知識、培養(yǎng)語言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也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和關鍵,是“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的主要途徑。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在高考英語試卷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分值最高(40分)。做好閱讀理解題所要求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是做好單項填空、完形填空、補全對話、閱讀表達、短文改錯和書面表達等題的基本能力。所以,得閱讀者得天下。

因此,在高三的復習中,要著重抓好閱讀訓練,培養(yǎng)、鞏固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為高考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一、學生存在的問題

經過兩年多的高中學習,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從訓練和測試結果來看,學生離《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的閱讀技能目標(八級)要求還有一段距離,表現為:對文章整體理解和把握能力不強;獲取信息能力不足;邏輯思維能力、推理判斷能力較弱;知識面不廣;缺乏生活常識;加之學生個體的思辨能力、學識、見識、視野不開闊、生活閱歷淺,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等造成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足。

學生綜合能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詞匯掌握得不好,一方面是詞匯儲備不夠,另一方面是詞匯知識不足,如不了解詞性、詞性的轉換、一詞多義、詞語的搭配及詞語在句中的成份和作用;二是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不會或不能通過上下文和構詞法去正確猜測生詞;三是語法知識不過關,導致讀不懂長句、難句,進而讀不懂文章等;四是由于學生不太熟悉英漢兩種文化的差異造成的理解困難和偏差,以及不了解這種差異而影響到學生讀不出文章所表達的隱含意義;再有,就是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時還是會習慣性地帶著主觀思維(也就是脫離閱讀理解題的要求,即根據文章內容選擇最佳答案)去答題。標準化考試是不允許發(fā)揮答題者的主觀思想的,這樣才能保證“標準答案”的唯一性。另外,不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和歷史、政治和經濟等方面情況;還有就是應試時的心理變化。學生參加大型考試時,或多或少會感到焦慮和緊張不安。這會影響他們發(fā)揮正常水平。

學生在訓練中和考試時出現以上問題,會導致閱讀理解得分不高,成績不理想,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積極性,也必然影響英語成績的提高。

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對閱讀能力的要求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的要求,高考英語對考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應該達到八級閱讀技能目標,即:

(1)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

(2)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

(3)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

(4)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多種媒體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

(5)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

(6)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

三、《考試大綱》(2013)對閱讀能力的要求

要求考生能讀懂書、報、雜志中關于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并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忌鷳埽?/p>

(1)理解主旨和要義

(2)理解文中具體信息

(3)根據上下文推斷生詞的詞義

(4)做出判斷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

(6)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進一步來解讀高考英語的閱讀理解:

高考要求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5篇語言地道,信息量大,詞匯量(含題干和答案)在2000字左右的文章。文章的題材廣泛,涉及社會生活、政治、經濟、文化、人物、故事、歷史、新聞、廣告、科普等方面;文章體裁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等。閱讀理解題的設計注重語言知識與運用的關系,考查學生對語篇、語境的整體把握和深層理解,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

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以下閱讀技能和策略(張獻臣,2009):(1)帶著目的去閱讀;(2)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調整閱讀速度;(3)在讀前、讀中、讀后進行設問;(4)對信息進行分類和歸納;(5)對信息進行對比或比較;(6)區(qū)分觀點和事實;(7)辨認和分析語篇結構;(8)辨認作者的寫作目的;(9)辨認作者的寫作觀點或態(tài)度;(10)分清主要內容以及支撐信息之間的關系;(11)依據語境進行推理并作出推理的結論;(12)對文章主要內容進行概括;(13)對文章內容作出預測并修正預測;(14)對文章內容進行解釋或復述;(15)判斷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系;(16)根據空間或時間順序來把握文章內容;(17)對文章內容作出總結;(18)根據上下文來猜測不熟悉的語言項目;(19)把文章內容形成語意圖等。要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技能和策略,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下大功夫。

四、要具體落實

1.在高三復習階段,訓練學生做閱讀理解練習時,一定要限定時間,根據高考試卷對閱讀理解一題限時的要求,應限制在40分鐘內做完5篇閱讀理解題。在訓練時,要不斷強化平常所學過的閱讀技巧,如通過尋找主題句,揣摸作者意圖及思路,通過猜詞、推理、跳讀、略讀等方法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只要堅持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正確率一定會提高。

在做完限時閱讀后,要及時組織學生重讀文章,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指導他們在重讀過程中去復習鞏固詞匯、短語和句型等基礎語法知識,為單項填空、完形填空、短文改錯、閱讀表達和書面表達打好基礎;同時,利用文章提供的豐富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科普知識、人文知識、歷史和地理知識、社會知識等,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抓好閱讀訓練是一舉多得。

2.閱讀要想取得高分,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平時要訓練學生做到:①不要用手指、唇讀或無聲心地讀;閱讀時要逐步擴大視距,提高速度;②學會以意群、語意為單位閱讀;③不要經?;刈x;④要利用上下文所提供的語景,通過分析語詞在句中的位置、前后搭配及運用構詞法知識去猜測生詞;⑤遇到長難句時,要把那些修飾性的成份,比如,形容詞,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等去掉再讀主干。

在閱讀訓練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心理素質。指導和訓練學生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有利于正常的水平和能力的發(fā)揮,取得好成績。

3.分析總結高考閱讀試題的規(guī)律。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多種題材和體裁的閱讀訓練,重視通過分析文章的體裁結構和特征,培養(yǎng)起學生對文章結構的分析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幫助學生把這種分析能力與自己已有的知識、常識和經驗結合起來,總結出閱讀方法和解題技巧,并使之成為學生自己的能力,提高閱讀成績。

同時,在訓練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和掌握各類題目常見的設問方式(有概括文章中心的主旨題;有推理判斷題;有考文章的細節(jié)理解的題;有考猜測詞義的題)及解題要領,在不斷的解題中提高學生的能力。

五、在高三復習中教師自身應注意

1.要重視研讀《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既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考生復習的依據。只有了解和熟悉了《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訓練才會有針對性,不會陷入題海而浪費寶貴的時間。

2.重視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的廣闊性與深刻性、思維的獨立性與批判性、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3.要教會思考,并且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我們必須明白:教師講清楚不如學生悟清楚。

4.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加強個別輔導。

第2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對策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很多學校開始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對傳統(tǒng)的課程進行改革,實施新課標,對傳統(tǒng)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育觀念、體制以及教育方式等,提出了全新的改革要求。在新課標實施之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各項教學內容目標、理念以及方式都發(fā)生了改變,比如對語文教育過程中的各種新媒體資源進行研究和應用,豐富了語文閱讀的素材,使得語文閱讀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使得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各種文學作品、新聞等,都可以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素材,從而提高初中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和愛好。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初中語文閱讀是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主要就是針對各種課本上的教材進行閱讀理解,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讓學生通過對各種材料的閱讀,從而對各個問題進行解答。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實現閱讀教育的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呆板的學習,并沒有真正對各種閱讀內容進行理解。在新課標實施之后,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了改革,在現代化教育過程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也不斷改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再是單純地引導學生閱讀以及解決各種閱讀的問題。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對閱讀材料的內涵以及本質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從而達到閱讀理解的目的,即讓學生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盡管如此,在當前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依舊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陳舊,采用的素材比較老舊等,這些都將會對閱讀教學水平產生影響。

2.新課改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結合新媒體資源進行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一般都只是利用一些比較常見的教材進行閱讀教學,對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資源的應用比較少,很少有教師會將我們生活中的文學作品、新聞等素材當做閱讀教學教材。在現代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明確現代化教育理念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將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實踐能力作為重要的發(fā)力點,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肯定。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課改不斷深入推進,教學資源是一個重要的輔助,對學生而言,理論性的教材往往會導致學生的厭惡,為了做到以學生為本,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一些有趣的教材的應用,新媒體資源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教材,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新媒體資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各種新媒體資源的內容,加深對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且涉獵更多的知識。在改變教學觀念的過程中,教師是一個重點群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新媒體資源教學進行準確的定位,了解新媒體資源在語文閱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環(huán)境形勢,從而能夠提高對新媒體資源的認知程度。另外語文教師要提升自己對各種新的教學資源的敏感度,從而能夠在課堂上找到合適的時機運用新媒體資源材料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從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課堂中轉移到現代化課堂教育中來,能夠利用新媒體資源提高語文閱讀學習能力。

(二)加強對各種閱讀資源的發(fā)掘和共享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各種全新的閱讀材料的利用,一個重要的基礎和前提,就是要保證材料的充足性。所以,需要不斷拓展語文閱讀素材教材的范圍。新媒體為各種新的閱讀材料的搜集和整體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基礎,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要加強對各種新媒體平臺的利用,比如語文學作品、新聞等,海量的信息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學生在利用語文閱讀素材進行閱讀的時候應該要做到定向、定量以及定時,定向指的是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英語水平以及個人愛好來選擇閱讀素材,比如有的學生對于文學作品比較喜歡,有的比較喜歡新聞,學生可以選擇不同體裁、不同篇幅、不同主題的閱讀素材。定量閱讀要求學生把閱讀素材的日常閱讀進行量化,不斷積累閱讀素材的數量,從而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不斷提升。定時閱讀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要學會在較短的時間中獲取最大的信息量。同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新媒體資源的應用,離不開各種信息的共享。在新媒體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可以不再是傳統(tǒng)的面對面形式,教師可以分享各種新媒體資源,比如教師可以將一些初中語文閱讀資源整合在一起,將其打包上傳到網絡上,學生通過對這些信息的下載和學習,可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加強對這些材料的閱讀,并且也能夠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將這些資料傳遞給其他的同學,從而實現信息共享,為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

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技巧地培養(yǎng),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提升,真正學會閱讀。教師應該要加強對各種閱讀技巧的分析和介紹,使得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技巧和方法進行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比如在閱讀理解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從而能夠在各種閱讀材料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閱讀的時候可以將語文閱讀素材的關鍵詞匯和句子記錄下來,作為分析的依據。通過漸漸的練習,可以將問題的設置權交給學生,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對不同的素材進行問題設置,然后在各個小組之間進行閱讀素材的交流,通過對問題的理解以及對整個素材內容的分析,得到答案。

第3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編寫的新課標英語教科書適應英語教學在新形勢下的需要。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教學任務日漸豐富,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方向和教學目的,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最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使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實質性的提高,為學生的學習英語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明確高中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位置

根據社會的發(fā)展趨勢推斷,綜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能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新課標英語教材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的重點,在以往對語法和詞匯的重視講解和傳授的基礎上,向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方面發(fā)展。以往“啞巴英語”現象成因是英語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更多地重視考試的需要,忽略了學生對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沒有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得到愉悅的體驗。因此對英語閱讀教學重視必然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

英語閱讀是對語法和詞匯綜合運用的體現,是對英語能力的綜合檢驗。新課程標準明確高中英語教學要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構成。因此加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對閱讀教學的重視,是保證新課標英語教學目標的在教學中的具體實現,也是提升學生對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此,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

二、辨析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的差別

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度不高,方法欠缺,過分強調語法和詞匯,對文章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忽視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往往使文章的內容支離破碎,讓學生無法領會英語文章的妙趣,也漸漸遠離了高中英語在閱讀中的本質要求。不僅對學生在閱讀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沒有幫助,也無法讓學生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分析英語文章的能力。這種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是在應試的教育背景下產生的,也讓學生只會片面地追求答案的準確率,而忽視對英語學習的重點,這對未來的英語學習是很不利的。

而在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影響是積極有效的。在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閱讀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分析能力,也從多角度地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通過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使學生提升運用英語的能力,增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慢慢地從以往的閱讀模式中走出來,從以前閱讀只為了找答案,到現在可以通篇閱讀并理解文章的真正含義。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僅使學生對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文章的審美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也是非常有效的。

通過對以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與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對比,充分地體現了新課改為英語教學開拓了新局面,也改變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及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做好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幾個有效途徑

(一)精心設計好閱讀教學課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將課文視為一個整體,引導學生從課文的表面進行理解,再向文章所表達的深層意思理解。從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入手,使學生增強對英語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讓學生可以從每篇課文的標題和圖片中提取信息,幫助學生快速閱讀。另外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也就是對文章從“整體―――段落―――整體”的理解方式,這樣有助于對文章深層含義的理解。此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學習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讓學生能充分體會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提高用英語交流的能力,達到了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目的。

(二)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起到教學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主體,在以交際能力為主線的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首先,要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做好閱讀的導入工作。這個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深入地閱讀文章。我們可以使用問答和討論等方式對閱讀進行導入,或者使用多媒體進行閱讀的引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文章進行適度地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對影響閱讀的障礙進行掃除,使學生能夠把握文章的主體含義,明確閱讀的目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其次,在閱讀理解的階段,我們要做好對學生適當的指導工作。從文章的閱讀目的和文章含義的深度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并對閱讀方法給出建議。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在閱讀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使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技能。在閱讀指導過程中,讓學生們通過對文章的閱讀理解加深對英語能力運用的訓練,使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習策略的使用

英語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思維能力的方法。在英語閱讀中,對作者通過單詞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理解,鍛煉學生對英語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以便在以后英語交流中能夠準確地使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有較高要求,更要求學生正確的邏輯與準確的思維判斷。在閱讀訓練中,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技能,讓學生在閱讀中辨析文章的主旨和故事的發(fā)展脈絡。我們可以結合一些英語學習策略來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將詞匯和語法的知識的傳授貫穿其中。如果沒有特定的語境,學生學習起詞匯的含義和語法的理論知識會顯得枯燥乏味,然而將詞匯和語法的傳授貫穿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能使學生對詞匯和語法知識有效地掌握,還能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的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高中英語閱讀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教學任務。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是我們的教學目標,任務艱巨。只有在英語閱讀教學上得到有效的實施,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才能使我們達到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沒有其固定的模式可遵循,但對于一定的課型在形成特定的模式后,就會讓這種模式具有比較穩(wěn)定和比較容易操作的活動套路,也會給英語閱讀教學帶來明顯的教學效果。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還需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條件下,做好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余美蓮.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 2010(37).

[2]郭玉榮.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專業(yè)成長初探[J].大學英語(學術版). 2006(02).

[3]許淑玲.以新課改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主動性[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05).

第4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興趣

英語閱讀在全國各省都是必考的部分,是英語教學中的組成部分之一。英語閱讀考查的不僅僅是個人的英語閱讀能力,更考查的是學生學習英語的綜合能力。學生必須廣泛閱讀大量英語素材,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困境

很多地方的學生從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但是由于中國的應試教育,學生基本屬于被動學習,單純死記硬背,不懂也不理解,造成很多學生從心底抵觸英語的現象。學習英語本身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教師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不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總是讓學生被動接受,不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嚴重影響英語閱讀的教學效率。對于英語的閱讀理解,教師一般會重視對語法、結構進行分析,將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成若干份,分開講解,往往會忽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是很不科學的,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他們很難找到關鍵詞或關鍵點,總是判斷失誤,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

二、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情景模擬,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師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真?zhèn)湔n,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趣味教學。比如,選擇一些比較經典的閱讀內容,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進行對話練習;續(xù)寫故事、改編故事,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加深對英語閱讀的理解。

2.巧奪智慧

有時候,英語閱讀中會出現一些有趣、好玩、生動的地方吸引學生,那么,對于這些學生感興趣的語句,教師可以摘錄出來,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學生有興趣了才愿意學,愿意學了也就有信心,有了信心也就更愿意學,如此反復,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就會提高。

3.大量閱讀

教師要精心為自己的學生挑選一些適當的文章,這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這些文章要內容有趣、篇幅適中、針對性強。閱讀能力的高低是學生積累閱讀技巧和單詞量的綜合體現。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4.自學能力

英語閱讀是最適合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方式。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樹立雄厚的信心。即便學生在閱讀能力上取得一點點成績,教師也要表揚。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習英語亦是如此。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使英語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其在潛移默化中進步。

第5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第Ⅰ卷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jié),滿分30分)

同全國新課標卷聽力

第二部 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jié)。滿分45分)

第一節(jié)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同全國新課標卷

第二節(jié)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1.5分。滿分30分)

同全國新課標卷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 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 B, 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且卡上將該項涂黑。

A、B兩篇閱讀同全國新課標卷B、C兩篇閱讀

C

Last night I was driving from Harrisburg to Lewisburg,a distance of about eighty miles. It was late. Several times I got stuck behind a slow-moving truck on a narrow road with a solid white line on my left, and I became increasingly impatient.

At one point along an open road, I came to a crossing with a traffic light. I was alone on the road by now, but as I drove near the light, it turned red and I made a stop. I looked left, right and behind me. Nothing. Not a car, no suggestion of car lamps, but there I sat, waiting for the light to change, the only human being for at least a mile in any direction.

I started wondering why I refused to run the light. I was not afraid of being caught, because there was clearly no policeman around. and there certainly would have been no danger in going through it.

Much later that night, the question of why I’d stopped for that light came back to me. I think I stopped because it’s part of a contract(契約) we all have with each other. It’s not only the law, but it is an agreement we have, and we trust each other to honor it: we don’t go through red lights.

Trust is our first inclination(傾向). Doubting others does not seem to be natural to us. The whole construction of our society depends on mutual(相互) trust, not distrust. We do what we say we’ll do; we show up when we say we’ll show up; and we pay when we say we’ll pay. We trust each other in these matters, and we’re angry or disappointed with the person or organization that breaks the trust we have in them.

I was so proud of myself for stopping for the red light that night.

63. Why did the author get impatient while driving?

A. He was lonely on the road.

B. He was slowed down by a truck.

C. He got tired of driving too long.

D. He came across too many traffic lights.

64. What was the author’s immediate action when the traffic light turned red?

A. Stopping still.

B. Driving through it.

C. Looking around for other cars.

D. Checking out for traffic police.

第6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2015年以前的高考英語聽力都是20分鐘(18分鐘錄音+2分鐘涂卡)。但2015年新課標Ⅰ卷的聽力只有16分鐘不到,比以前整整縮短了2分鐘時間。仔細比較其語速與2014年相仿,也是150-155wpm,但是聽力錄音材料相對2014年大大縮短了,整套材料的詞數為近5年來最少,比詞數最多的2012年少了整整210詞,相當于兩篇寫作的篇幅,在試題的提干及選項設計上也是近五年較少的,只比2014年略多。

錄音材料變短不意味著聽力變容易,恰恰相反還增加了一定難度。材料短了,信息也就更密集了,針對某一兩句設問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因此這需要考生更加高度集中注意力以免漏掉相關信息。如2015年聽力第15、16小題就來源于相當緊密的信息:

15. How much rent should one pay for the one-bedroom apartment?

A. $350. B. $400.

C. $415.

16. Where is the apartment the speakers would like to see?

A. On Lake Street. B. On Market Street.

C. On South Street.

解析 BC。錄音原文:Oh, here’s another one for just over four hundred dollars. This sounds very interesting! It’s on South Street. That’s a nice area.

此外,與以往相比,2015年的聽力推理判斷題也增多了,這也是今年聽力難度的重要來源之一。

二、完形填空變化大

2015年的完形填空相對于前幾年有了較大變化。

1. 中文加注消失

2014年及以前的完空均含3個中文標注(2012年2個),但2016年的完空沒有了中文標注,這說明文中去除了《考試說明》中沒有的生詞。

2. 考點設置更趨合理、平衡、規(guī)范

在考點設置上較近五年也有一定變化。相對于近幾年的完形填空,2015年的考點設置更合理、規(guī)范、全面。2011年只考了三種詞類:動詞、名詞和形容詞,2014年也只考了四大實詞(動詞、名詞、形容詞或副詞),2015年在沿襲完形填空注重考查實詞的原則上,更均衡了幾種實詞的分布,且增加了一題連詞的考查。

此外,2015年在考點的設置上,嚴格按照完形填空的命題規(guī)則命題,如完形填空每個小題中的四個選項都是詞性相同、結構類似,不出現語法考查的基本原則。但在前幾年的完形填空設題中還有選項形式相去甚遠的情況。如2012年高考新課標Ⅰ卷:

41.A. For example B.Thus

C. However D.In short

43.A. eye B.verbal

C. bodily D.telephone

48.A. closer B.faster

C. in D.away

第41題中A和D是介詞短語,而B和C是副詞;第43小題中A和D是名詞,B和C是形容詞;第48小題中A和B是副詞比較級,C和D是副詞原級。

再看2013年高考新課標Ⅰ卷的完形填空:

36. A. curious about B. interested in

C. aware of D. careful with

38. A. instead B. strangely

C. as usual D. like me

第36小題四個選項都是形容詞短語,但這種設置并不規(guī)范,合理的設置可以是換成四個形容詞,而將介詞置于文中;38小題中A和B是副詞,C是介詞短語,D屬于一個介詞加賓語,不能算作介詞短語。

此外前幾年在20個小題的設置上出現了多處連續(xù)幾個小題設置同一種詞類現象,如2011年連續(xù)3題設置名詞、有兩處連續(xù)3題設置動詞;2013年連續(xù)4題設置名詞,連續(xù)3題設置動詞;2014年連續(xù)4題設置名詞、連續(xù)3題設置形容詞,但在2015年這些情況都得到了改進。

3. 難句增多,理解難度加大

相對于2014年和前幾年的完形填空,2015年所選文章難句增多,文中一些句子理解起來相對困難,選項中較難區(qū)分的詞匯也有所增加。如:

We were 48 on cash ourselves, but ... well, sometimes 49 from our need instead of our abundance is 50 what we need to do! All the kids 51,something they could do away with for the week.

48. A. easy B. low

C. soft D. loose

49. A. giving B. saving

C. spending D. begging

50. A. yet B. even

C. still D. just

51. A. declared B. shared

C. ignored D. expected

解析 48. B。考查短語be low on cash“沒錢;拮據”,這個短語絕大多數考生未曾見過,可能很難理解其真正含義。

49. A。此句也不好理解,句意是“從我們的必需品中拿出東西奉獻給他人而非自己獨享生活的充裕,這正是我們真正需要去做的”,理解起來有難度。

50. D。此空較為容易,表示“這正是我們所需要做的”,這里just用來加強語氣。

51. A。此處含義是“孩子們都聲稱他們能夠為這個周末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declare“聲稱,申明”,此處的表達方式與我們常見的有區(qū)別,理解起來也較晦澀。

很多同學都覺得今年的完形填空閱讀起來吃力,理解困難,選項易糾結,丟分較多。就連一貫以偏難怪題著稱的湖北卷今年的完形填空也比新課標Ⅰ卷的完形填空要容易。

三、語法填空答案限定嚴格

2015年新課標Ⅰ卷語法填空的提示是“在空白處填入適當的內容(1個單詞)或括號內單詞的正確形式”,這就要求考生在沒有給出提示詞的空格前只能寫上1個單詞,這就提高了答案的準確度和惟一性,不會像2014年會出現多種答案,例如表示遞進關系的空格,答案可能是besides, furthermore, moreover,也可以是what’s more, in addition等,但從2015年開始類似空格就只能選擇besides, furthermore或moreover。

需要注意的是,給出提示詞的空格前仍然有可能出現多個詞匯的情況,如2015年新課標Ⅱ卷的66小題答案就是to cool。同學們平時訓練語法填空要注意嚴格依照格式和要求答題。

四、書面表達要求增加、得高分不易

2015年的新課標卷Ⅰ書面表達依然保留了一貫的書信格式,要求給美國朋友寫信為校報約稿。此處約稿含常用開頭用語和結束用語及相關表示邀請功能的語句。如:

Considering ... , 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

May I have the honor of asking/to ask you ... ?

I am writing to invite/ask you to/to do ...

I think it would be a great idea if you could participate in ...

We sincerely hope you can ...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

由于今年的書面表達沒有給出結束語(這是歷年來第一次在使用書信格式時省掉了結束語的提示),同學們必須給出恰當的結束語,如I’m looking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reply.以及落款Yours, Li Hua。如果漏掉則是重大失誤,定然會丟分(2~3分)。

此外在約稿部分,有的同學可能會習慣性地寫出類似Please hand the article in to me before June 28.這樣的句子。這種表達極不禮貌(表現得像是上級給下級安排任務),同時也不符合真實語境。hand做動詞時意為pass or give something to(usually for oneself by hand),寫信人李華在中國的一所中學,而Peter是美國朋友,二人絕不可能生活在一起,且此文是寫信,可想而知,Peter怎么能夠把稿件親手交給李華呢?更實際的方式是寄電子郵件,因此應該表達成Would you send me the article by mail/post/email before June 28?或直接說Please post/mail/email me the article ... 或者變通成其他方式,如:Can I have your article ... ?或I hope your article can reach me ... 等。

考慮到上述因素,要想能夠在今年新課標Ⅰ卷的書面表達部分得高分是不太容易的。

根據2015年新課標Ⅰ卷的特征,備考2016年的英語高考時考生們需注意以下問題:

1. 高度重視詞匯記憶和學習

無論高考試題如何千變萬化,英語詞匯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東西。離開了足量的詞匯,任何方法和策略都是無用的。方法和策略只能是錦上添花,而詞匯如同土壤才是萬物生長的最根本保證。

由于新課標Ⅰ卷沒有了單項填空,很多同學可能會覺得以后不需要大量記單詞了。這種想法不僅錯誤而且危險,因為任何人都不能估摸到高考試題中會出現哪些詞匯,誰也不能說哪些詞匯絕對不會考到。同學們可以不必將單詞挖得太深或拓得太寬,注意一些常用詞匯的常用含義、搭配及用法即可,但高考說明中規(guī)定的3500個詞匯務必在高考前過2~3遍。不僅如此,同學們還需認真記憶常用不規(guī)則動詞的拼寫,時態(tài)、語態(tài)的變化以及了解常用前綴、后綴的使用。因為語法填空、短文改錯等題型中經常會出現對這方面內容的考查。

2. 閱讀是重中之重

現在的全國卷(包括全國卷其他所有卷型)除了聽力和寫作外,都是篇章類題型。所有題型都要認真閱讀文章然而根據要求完成相關任務。平時沒有大量的閱讀體驗,沒有廣博的閱讀面和知識面,沒有一定的閱讀思維技巧、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速度較慢的同學是不可能順利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這么多閱讀任務的。因此同學們平時務必要大量、廣泛地閱讀。注意精讀泛讀相結合、閱讀理解和閱讀欣賞相結合、快讀慢讀相結合,還應注意聽說讀寫相結合。

3. 應該適當進行一些拔高訓練

由于越來越多的省市加入了全國卷的行列,這里面不乏一些傳統(tǒng)的高考強省和大省,為了更廣泛地適應各地考生的需求、反映各地不同考生的能力水平,全國卷會在難度和區(qū)分度方面進行調整。2015年的全國卷Ⅰ較2014年的試卷難度要大就是最明顯的體現。因此同學們平時訓練不應該拈輕怕重,遇到難題就繞,應該適當提高訓練要求,如加大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只有平時在30~35分鐘內完成整套閱讀理解的才能保證高考中閱讀理解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而不拉其它題型后腿)、適當做一些中等難度或以上的題目。不要盲目認為高考題一定會比平時的聯考或調考容易。

第7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2.淺議如何培養(yǎng)農村高中生的英語閱讀技能李少珍

3.淺談怎樣上好高中英語閱讀課中學生英語(教師版) 舒元榜

4.如何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高中英語教材張德山

5.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吳遜

6.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及方法李玉芳

7.巧設語境,提高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蔡永通

8.優(yōu)化英語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英語教學歐美姣

9.淺談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杜全國

10.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之全攻略李姝娟

11.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探析索玉婷

12.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吳亞萍

13.淺談"七選五閱讀填空題"解題策略王麗輝

14.高三英語臨界生——想要"補"你不容易徐曄華,孫冠東

15.高三英語語法復習新探梅梅

16.分析現狀細化指導全面提高——高三英語教學反思馬五中

17.英語完形填空解題技巧張麗艷

18.如何提高我縣農村學生的英語水平劉平湖

19.英漢語言差異與學生書面表達錯誤探析李小莉

20.閱讀,一定要做好"略讀"和"跳讀"陳紅俠

21.簡析"結構"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作用及運用焦全

22.實施素質教育,提升中學生英語書面表達的能力羅自強

23.高一教學過程中初高中英語的銜接王正蘭

1."練評講"教學法之教與學的珠聯璧合唐慧蓮

2.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英語新教材楊天喜

3.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之我見冉詩勇

4.淺談課文篇章的整體教學劉大德

5.淺談高中英語有效試卷評講課堂的構建徐國新

6.探討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張旭

7.依據新課程理念,有效轉化學困生潘國平

8.高中英語課堂創(chuàng)新的思考與嘗試張兵

9.新課標理念下的外語教學和文化導入經閩

10.培養(yǎng)課外閱讀習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甘桂玉

11.新課改下英語作業(yè)的再反思孔雁虹

12.英語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本——在實施《英語課程標準》中的點滴體會宣國言

13.體現《課標》理念、濃于時代氣息——2010年江蘇高考英語試卷解析徐才頭

14.淺談如何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朱美紅

15.新課標下高三英語閱讀理解中議論文備考之我見孫紅艷

16.透析高考題型明確備考方略——談高三英語總復習高加明

17.農村高中生英語學習現狀及提高方法初探譚伍君

18.農村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吳振良

19.淺談英語作文的批改劉再串

20.淺談中學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林雄義

21.從皮格馬利翁效應談英語作業(yè)布置批改俞麗欽

22.淺談英語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王梅

23.如何提高英語快速閱讀的能力田海梅

24.加強課內外訓練提高學生英語口語韋綠好

1.中學生英語(教師版) 交互式閱讀模式及其教學實踐高秦

2.充分利用英語教材,打造高效課堂陳瓊,王佳斌

3.探究如何提高農村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可行性嘗試王涌泉

4.幾點感悟——關于教師素質與教學策略的一些認識楊茂松

5.有關英語單元習題配備的探討韓俠

6.中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劉茂瓊

7.論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與形成石興波

8.談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劉艷玲

9.淺談課改下的教師課堂行動韓先祥

10.研讀高中英語新課標,實踐英語教學新模式李文全

11.新課改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語教學劉俊

12.在小組合作式學習中轉化英語學困生鐘海龍

13.正確理解英語新課標,有效指導新教材運用丁雪麗

14.運用正確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之嘗試吳菲

15.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課堂中的情感態(tài)度王琳娜

16.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付伶俐

17.如何讓學生寫出地道的英語文章王雪微hHTTp://

18.高中學生書面表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周曉莉

19.淺談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邱義忠

20.學生如何做好高考英語短文改錯袁英

21.熟記短語,寫"亮"作文羅巧云

22.依托高三英語教材,拓展閱讀理解訓練王朝軍

23.解讀完形填空迂回曲折選擇答案王惠茹

24.在高中階段矯治"聾啞英語"徐險峰

25.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于麗鴻

26.高中英語教學與德育完全結合之淺見史生萍

1.高中英語"支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2.關于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現狀的調查報告何流,陳書元

3.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中的元認知策略培養(yǎng)初探胡蓉

4.高中新課程英語教材的寫作教學探究楊波

5.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低效探因白君

6.論如何改善后進生,提高課堂效率高賽銀

7.英語詞匯的教學策略淺談王應平

8.高一英語教學探索中學生英語(教師版) 余瀟

9.培養(yǎng)記憶策略提高詞匯教學效率湯利平

10.淺論如何在高一進行英文寫作訓練朱海波

11.新課標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王富民

12.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呼凌

13.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楊榮華

14."減負增效"從作業(yè)抓起——新教改下英語作業(yè)設計與評價探究張世建

15.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表現性評價張定華

16.立足課堂,推進高中英語有效教學華占英

17.加強學法指導,進行"三化"復習——高考復習教學體會李志彪

18.湖北省高考英語"多項選擇"題的命題特點及應對策略李俊三

19.淺談書面表達與短文改錯的一體化訓練冉詩勇

20.了解學情優(yōu)化策略提高成效林前釵

21.在英語信息化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趙敏

22.如何指導高中學生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張衛(wèi)國

1.門頭溝區(qū)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狀況調查研究報告呂增寶,陳金蘭

2.淺談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效率石學紅

3.淺析英語詞匯教與學黃雪蘋

4.探究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王東梅

5.試論英語語法情景教學鄧繼國

6.任務型閱讀的解題策略及教學建議甘佳禾

7.發(fā)揮游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黃東玲

8.讓課堂教學實現高效益徐亞萍

9.談高中英語試卷講評課代輝

10.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yōu)化農村英語課堂教學吳素琴

11.提高課堂教學策略之一——課堂活動設計李琴

12.淺談民族地區(qū)普通中學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策略張宗慧

13.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馮寧遷

14.中學生英語(教師版) 農村職校英語教學反思唐有興

15.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任守紅

16.關于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一點思考田宗傳

17.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課堂活動設計初探趙鈺梅

18."兩主雙效"教法在英語課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LivingwithDisease的教案分析羅永華

第8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關鍵詞】閱讀能力 寫作能力 實踐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普通高中,70%的學生來自邊遠的農村,多數學生閱讀寫作的基礎比較差,大部分學生回答問題時言不達意,語無倫次,寫起作文來空洞乏味,或是胡編亂造,寫出虛假的作文。而現行的高中語文新課標必修課程主要包含“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方面的目標,選修的幾個系列注重并突出了閱讀和寫作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教學和寫作運用所占的比例在三分之二左右。新課標的設置不但符合文化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對我們這些落后邊遠的地區(qū)也應該很適用,教育專家們已經從根本上給我們明確了教學努力的方向,結合自己的教學和對高中語文新課標的理解,就自己的一孔之見,談談自己在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看法。

一、對高中語文新課改的認識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高中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充分發(fā)揮其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獨特功能,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為學生的不同發(fā)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要為造就時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新課程的改革,實際明確提出了加強閱讀寫作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語言運用能力,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新課程改革,不但在語文教學課程上作了重大的改革,而且,近兩年以來,高考語文也改變了好幾年來的語文高考固定的試卷結構,不再從字形、字音、詞語、病句、文學常識等考查入手,而更注重了學生能力的考查?,F在注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考查,可以說語文教學是返本歸真。

二、閱讀和寫作對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作用

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息息相關且相輔相成,大多數寫得好的學生恰恰是那些堅持閱讀的學生。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密切,閱讀是對文章進行分析、理解、內部消化的過程,是綜合運作多種解讀方法,洞察各類文章的個性,準確把握文章的重點難點、詳略處理的過程。寫作則是運用寫作原理,進入創(chuàng)造想象和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的過程。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閱讀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閱讀不只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也處于重要的地位。因為閱讀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學習形式。它既是認識語言的過程,又是使用語言的過程,通過閱讀可以在閱讀材料中獲取信息,積累豐富的知識,擴展視野,還有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從古到今,我國一直非常重視閱讀教學。鼓勵學生多讀,精讀,學生堅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古人的寶貴經驗和深刻見解。抓好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訓練,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發(fā)揮語文工具性學科的作用。

三、加強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入手,激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厭學和應付為想學和愛學。第一,在學習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引導,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興趣,哪來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切不可動輒批評、諷刺、甚至懷疑。第二、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同樣,閱讀也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愉悅地讀,快樂地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交匯,產生共鳴,使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正如葉圣陶老先生所說,“教是為了達到不教”。并記下自己的讀書心得,古人曰: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可引導學生寫區(qū)區(qū)幾十字,亦可洋洋灑灑寫成千上萬字,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種揮灑自如的心情。第三,在上課文前,推薦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書籍,這樣學生有了知識背景,在課堂上對老師的問答往往能夠有理有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課堂好效果,使課內與課外得到了很好的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價值傾向。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行為,它沒有標準答案,由于每個學生的經歷、興趣愛好、經驗水平等都不同,老師必須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chuàng)設寬松、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充分地讀書、思考、討論、表演等,讓他們都有表現自己、發(fā)揮自己特長的機會和條件,實現自己個性特征的發(fā)展。指導學生抓文中的重點詞句和文眼句閱讀理解,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運用多種感官體會語言含義,與課文情感產生共鳴,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哪些語句,設置問題進行理解,文章為什么這樣命題?這樣開頭、結尾?課文寫了什么?怎樣寫?這樣寫好在哪里?所有的這些最好讓學生自己體味出來,千萬不要越俎代庖。而且一以貫之,把這種閱讀能力的訓練堅持到底。最終養(yǎng)成學生愛讀、會讀的習慣。學生在充分閱讀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實際已為今后的寫作做好充分的鋪墊。

再次,多練多寫,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第一、練習的方法:學生通過大量閱讀和背誦積累,胸中有墨,并引導學生寫自己喜歡的人和事、身邊的真人真事,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就能寫出文章;堅持不懈地多讀多寫,不斷充實自己,每周布置一個積極向上的周記題目讓學生練筆。每兩周布置一個必修課本“表達與交流”部分的寫作題目或是結合自己親身經歷之事進行寫作,或者讓學生為某些文章續(xù)寫開頭和結尾,如為《邊城》構想結尾等。第二、所寫的文章內容:最好是既密切聯系必修“表達與交流”的范文,又緊緊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抓住范文中可能觸發(fā)學生思想和情感的,引導他們聯想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走進生活、觀察生活,寫出自己所受的感悟。作文訓練貴在學生有可寫、想寫的東西,形式則在次要,無論是寫讀后感還是模仿范文的寫作,既是最靈活的形式,也是議論性為主的形式。至于方法,能模仿則模仿,但也不要強求。第三、老師批改和鼓勵的方法:根據文章的不同,恰當地傳授一些寫作方法,對文章進行認真的批改,每次指出一個方面的缺點,讓學生能明確地指導修改的方向,并將好的文章作為范文在班上朗讀和點評,張貼在學習欄內,進一步激勵學生,此舉大大地激勵了學生的讀書與寫作的興趣。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無論用哪種形式,最終要落腳在學生會寫、愛寫,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第9篇:新課標閱讀理解范文

一、高考試卷中現代文閱讀文本的類型分析

1.實用類文本閱讀題

新課改后,高考語文試卷全國卷中新增了實用類文本閱讀題,2012-2015年高考現代文閱讀題全部是人物傳記,試題包括1道客觀題、3道主觀論述題,其中客觀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全文的整體感知能力,主觀論述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全文的探究能力。對于實用類文本閱讀題,《考試大綱》中的要求包括:分析文本反映的時代精神與人生價值;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公用;分析文本的語言特色、構成要素以及思想內容;準確、全面的解讀文本,并篩選與整合信息;了解科普文章、報告、新聞以及傳記的表現手法與基本特征。同時,《考試大綱》還將閱讀能力劃分為探究、鑒賞評價以及分析綜合三個層級。

2.文學類文本閱讀題

2012年新課標頒布以前,文學類文本閱讀題是必考題型,新課標頒布以后,散文題的設置主要針對學生對文本主題及文章內容的把握等方面進行考查。文學類文本閱讀通常設置4-6道主觀題,主要對學生對文章結構、文中句子以及詞語的理解能力進行考查。2012年新課改之后,文學類文本題材轉變成小說,采用主管論述題和客觀題相結合的方式,并且增加了開放性論述題,分數由原來的22分提升至25分。同樣,《考試大綱》將閱讀能力劃分為探究、鑒賞評價以及分析綜合三個層次。

3.論述類文本閱讀題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和新高考大綱的頒布,論述類文本閱讀逐漸從自然科學論述類向人文科學領域發(fā)展,并且論述類文本在高考試卷中通常采用選擇題的形式,分值相對較低,只有9分。《考試大綱》明確規(guī)定了論述類文本閱讀題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范圍,包括分析綜合能力與理解能力。

二、基于高考試卷分析的現代文閱讀教學策略

1.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模式

新課標規(guī)定“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將流行理念與傳統(tǒng)思維相融合”。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改之后高考試卷中現代文閱讀的類型和變化趨勢,不斷地對教學流程和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對于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類型,采用相應的教學模式。在進行教材文本教學時,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對內容進行擴展,重點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為學生的思考預留充足的時間。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尊重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性閱讀和理解能力,同時還應該讓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讀、精讀,這樣能夠準確的把握文本語言的精妙之處,防止出現過分強調整體閱讀而出現大而化之的弊端。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鼓勵學生自己歸納和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作答,同時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相互交流閱讀心得,這樣能夠準確的把握教學方向。重視對學生閱讀意識以及閱讀心理的培育,同時還應該充分的考慮學生基礎、閱讀能力以及自我發(fā)展等方面的差異,并采用相應的教學模式和策略進行教學,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以便于實現所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閱讀與鑒賞”環(huán)節(jié),并引導學生細致、認真對教材中的各種中外現代文進行閱讀和賞析。由于高中所有科目的作業(yè)任務都非常繁重,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外現代文的時間相對有限,因此閱讀教學通常是在語文課堂上完成的。但是,學生從課堂、教材上獲得的閱讀知識與經驗非常少,和新課標對學生語文閱讀的要求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課堂外進行閱讀。例如,開設讀書報告會、創(chuàng)意寫作交流會等,真正地把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地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應該根據課業(yè)狀況以及新課標要求,為學生推薦各類名家名作。例如文化論著精讀、中外名家經典選讀等。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該設計“新聞和傳記”“小說和戲劇”“詩歌和散文”等選修課程,為學生推送更多優(yōu)秀的文章,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進行審美、評價以及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