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大型活動期間交通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高校交通管理探索
重大活動期間高校交通環(huán)境管理的難點在于如何解決人們交通需求和校園設施之間的矛盾。如果放松管理就會導致機動車對校園造成嚴重影響,如果完全采取保護校園環(huán)境的方法雖然可改善交通環(huán)境,但卻給校園師生和其他參加人員出行帶來不便。所以在降低校園交通壓力的同時保持校園的開放性才是高校交通管理的關鍵。這需要在理念和方法上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第一,交通導向管理方面。交通導向是高校交通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高校內與出行相關的環(huán)境信息,通過圖形、造型和文字等載體明確傳達給人們的信息傳達系統(tǒng)。在容易讓人產(chǎn)生疑惑的路口都應設立交通導向標識或者在活動期間在主要路口設置導引員,并通過設置路障限制某些道路機動車的行駛,將路線規(guī)劃成一個回路。限制校園內行車速度在二十公里以內。對出租車輛予以嚴格控制,有效的進行人車分流使得交通秩序井然。第二,停車措施管理。在大型活動期間,入校車輛與停車泊位需求量矛盾肯定存在。為解決這個難題,可以利用校園主干道設置路內停車,設有單行線道路寬度約為8米應設置單側停車。路內停車一般采用平行式停車方式,車位尺寸為6米×2.2米。為保障單行線順利運行禁止右側停車,車輛遵守右側通行規(guī)則。但注意的是明確劃定車界限并設立導引員及時疏導。在可達性能被滿足的情形下,充分利用教學樓和圖書館等校園建筑空地劃定的停車場。當配建停車場不能滿足停車需求時,可通過社會停車場互補的應急措施。再加以擺渡車的方式實現(xiàn)停車需求。最后在不影響綠地的情形下化為臨時停車位。
2.實證研究
長春師范大學現(xiàn)有教職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平均人均密度約為每平方米21.5人。通過對校內人員發(fā)放大量的調查問卷了解到,目前長春師范大學教職工以開私家車的交通方式到學校辦公的人數(shù)達到56.2%,其他商業(yè)人員有33.3%是以開私家車的方式到達學校,學校每天估計有400輛機動車需要停放,然而校內僅有200個停車泊位(見表1),遠遠不能滿足全校機動車停車需求。這使得校內將近200輛機動車隨意停放。同時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57.2%的在校人員覺得校內亂停車現(xiàn)象非常嚴重,這也嚴重影響了校內的正常交通及校內人員的安全。據(jù)我們統(tǒng)計,有高達24.6%的在校人員見過或經(jīng)歷過交通事故。為了進一步了解停車使用情況,于2015年4月18至4月23日對校園停車設置進行了調查,選取幾個時間點,對幾個停車場進行停車調查。通過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長春師范大學存在以下停車問題:首先機動車停車場利用率不均衡,有的停車場天天爆滿,有的則處于空閑狀態(tài),利用率不是非常高;其次機動車亂停亂放現(xiàn)象比較嚴重,極大阻礙了校園交通通暢,尤其理科實驗樓最是嚴重;第三對于停車位使用不規(guī)范,常常有一個車占兩個車位;最后教學樓附近,大多車主會為了省事隨機停在通道上。所以如果一旦發(fā)生大型活動,在沒有合理規(guī)劃和疏導的情形下,極易發(fā)生交通擁堵。
3.措施和總結
學校保衛(wèi)處是負責管理校園交通環(huán)境的職能部門,擔負著制定規(guī)章制度、設置道路信號牌和制作發(fā)放通行證等大量工作。所以再迎新等大型活動時,保衛(wèi)處需要交通應急管理方案。需要在道路硬件設施方面進行以下處理,將校園道路上的減速帶、導引牌等設施;交通管理方面進入校園的各類車輛將較以往更加嚴格控制,要求一切車輛憑通行證進入校園。建議分配保衛(wèi)人員和學生志愿者在學校入口、校園主干路交叉路段、停車場等位置負責疏導工作。
作者:周洪 曹可 趙志欣 歐陽詩琴 單位:長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