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逆向教學設計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從邏輯上看似乎順理成章,但容易走向“一刀切”的尷尬境地,教學針對性大大減弱。如能突破思維定式,使用逆向教學設計模式,將教學評價設計推至教學活動設計之前,可以使課堂教學設計更加合理化,最終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活動;逆向設計
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都是以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評價設計的教學順序來展開的。教學活動設計放在教學評價之前,即把幫助、引導學生學習放在對學生是否可以完成教學目標的評價之前,使教學走向“一刀切”的境地,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個體需要來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活動仿佛只是一個彩色的大染坊,課堂失去了活動,教學目標完成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順序。曾仕強教授說過:“只要合理,怎樣變動都可以?!苯處熞黄苽鹘y(tǒng)教學形式的束縛,以逆向教學設計模式為依據,開展高中地理教學。這一教學模式是由威金斯提出的,其思路是先確立教學目標,然后再根據目標進行評價方式和標準的預設,最后再上升到教學活動的設計上。由于評價設計位于教學活動設計之前,所以被稱為逆向教學設計模式。雖然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設計相比是“逆向”的,但又神奇地表現(xiàn)出邏輯上的“正向”特點,比傳統(tǒng)教學方式更具有合理性。
一、逆向教學設計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目標設計
莉萊說:“贏得好獵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標?!笨梢哉f,無論在何種境地,人所選擇的目標是最重要的,把目標作為航標,人們可以取得偉大的成就。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目標的確立放在第一步,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并逐一地實現(xiàn)學習目標,理解教材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清楚地解析所遇到的疑點,一步步地攻破。當然,這不是說所有的教學目標都值得去實行,教學目標也有優(yōu)劣之分。與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相割裂的教學目標會將學生引向學習的“迷林”,而與教材內容緊密聯(lián)系、紋理清晰、分門別類概括知識內容、指出培養(yǎng)學生某種能力的教學目標,則能引導學生實現(xiàn)有效的學習。那么,如何使教學目標發(fā)揮積極效用呢?首先,教師可以從要學習的高中地理教材內容中找到關鍵詞,如核心概念詞,或用于修飾核心概念詞的形容詞、副詞,或具有規(guī)定性的條件語句,或可以引導學生行動的行為動詞等。其次,教師要以這些關鍵詞為中心,或采用概念認知的方式,或采用詞匯意義展開的方式,或采用師生經驗分享的方式,對知識內容進行擴展,還要進行歸類,確定這些問題對應的知識點。第三,教師要建立關鍵詞與關鍵詞的聯(lián)系,將瑣碎的知識內容織成一張互相關聯(lián)、互相影響的大網,使學生能夠具體地、系統(tǒng)地了解知識。最后,教師要將這些生成目標,用以明確教師的教學方向及學生的學習方向。以“城市化的過程與特點”這一章節(jié)為例,教師首先要把握關鍵詞,即核心概念,如城市化、城市化的過程、城市化的特點,然后再確定行為動詞,如說出、列舉、總結。其次,教師要以這些關鍵詞為核心,對知識內容進行擴展。例如,圍繞“城市化”這一問題,擴展出“城市化的標志”“城市化的動力機制”“城市化地區(qū)的差異及成因”“城市化的意義”等問題。然后,教師再進行知識結構的梳理,確定哪種問題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教學疑點。再次,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經驗及教材內容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分析,建立知識網,并按照概念核心—概念體系—行為動詞—行為程度—學生經驗的順序進行目標框架建設,如城市化—城市化特點—解釋—列舉解釋—沒有準備經驗。最后,教師再對高中地理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確立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二、逆向教學設計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評價設計
教師能否完成教學目標,學生能否達成學習目標,并不僅僅是由教學活動來決定的,更重要的是由教學評價設計來決定的。這里的“評價”并不是以“考試”形式,對學生進行學習結果檢驗及總結評價,而是為了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對學生目標達成時的表現(xiàn)進行預設評價,即“證明學生是否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標準及方法”。其特點表現(xiàn)在“預設”二字上,是在教學活動之前實行的一種對目標達成標準的判斷行動,教師及學生可以借此了解目標的完成情況、出現(xiàn)的問題等,并以此作為參照,明確設計怎樣的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梢哉f,教學評價設計是一架橋梁,橫跨在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之間,既證明了師生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又為教學活動的實施提供了改進方向。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教學評價設計工作。教學評價設計是為了獲得教到何種程度的證據。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教學情境特點來確定評價方式。所以,教學評價設計是否有效,主要看它是否能對學習目標中反映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以“城市化的過程與特點”為例,在“過程與方法目標”這一章節(jié)中,教師希望學生通過對比城市化的不同類型,總結出城市化的本質及成因。以這一目標為依據,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并制定評價任務。學生能夠列舉城市化的類型,并通過對比總結出共同的成因和本質。關于評價形式,教師可以用選擇、判斷的方法,通過評價標準對學生能否完成學習目標進行驗證,進而根據學生的目標達成度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和改進。
三、逆向教學設計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活動設計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并不在于本領的傳授,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睙o論是教學目標設計,還是教學評價設計,都要為教學這門“藝術”課拿出并擺放“畫架”,真正動手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是教學活動。但教學活動又不是獨立的,它受教學目標這一“調色盤”和教學評價這一“畫架”的牽制,要使其指向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學評價來調整。所以,教師在逆向教學設計模式下進行高中地理教學活動設計時,還要綜合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例如,“城市化的過程與特點”這一章節(jié),教師希望學生通過對比城市化的不同類型,總結出城市化的本質及成因。為了驗證學生的目標達成度,教師以選擇、判斷的方法設計了教學評價,但從評價標準上看,一些學生并沒有實現(xiàn)目標,因此,在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不達標的部分進行教學調整。例如,有的學生混淆了知識點,將城市化的幾種現(xiàn)象當作城市化的類型來記,如把同步城市化、過度城市化、滯后城市化、逆城市化。為此,教師可以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學生提供的答案入手,進行逆向思維教學,如逆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人口向鄉(xiāng)村居民點或小城鎮(zhèn)回流,這種現(xiàn)象有悖于城市化的特點,所以就不能總結出城市化的本質和成因。當學生的答案以這樣的方式被否定后,學生便會產生尋求正確答案的想法。逆向設計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將教學評價置于教學活動之前,這種教學設計方式更加合理。教師通過對評價的設計,可以更好地驗證學生的目標達成度,圍繞評價的標準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有助于教學目標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林敏.逆向教學設計模式下高中地理“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實施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2]林敏.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逆向教學設計——以高中地理“正午太陽高度角”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24).
[3]宋小冬,鈕心毅.以實踐為導向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逆向”教學模式[J].地理信息世界,2008(2).
作者:詹國順 單位: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