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色综合网,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japanese乱熟另类,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垃圾填埋的方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垃圾填埋的方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垃圾填埋的方式

第1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關鍵詞:垃圾填埋場,HDPE土工膜

Abstract: the function of the landfill seepage control system on one hand is to prevent waste leachate into underground pollution underground water sources, on the other hand is to prevent the groundwater seeping into the trash inside, increase the amount of leachate, so as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cost. So impervious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ffect is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the landfill site evaluation index. HDPE geomembrane impervious layer is the core of the landfill seepage control system part, for polymer synthetic materials,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for a long time not aging metamorphism, don't reduc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at is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chemical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function ability remain stable for a long period, therefore, HDPE geomembrane impervious layer in the landfill application has produced great effect.

Keywords: landfill, HDPE earthwork film

中圖分類號:R1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工程概述

我公司承建的某生活垃圾處理場填埋庫區(qū)防滲工程主要內容包括:土工材料及防滲膜鋪設、錨固溝、滲瀝液導排、碎石導流層等,作為生活垃圾填埋場防滲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是HDPE土工膜防滲層。

二、材料的選擇

2.1 HDPE土工膜進場檢驗要點:

a、檢查試驗及鑒定測試應由供需雙方商定共同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按標準測試。

b、HDPE土工膜驗收檢驗的取樣批量應按連續(xù)生產同一牌號原料、同一配方、同一規(guī)格、同一工藝的產品,以重量不大于5t為一批確定。

c、檢驗項目中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要求,其余項目由供需雙方協(xié)商確定。

d、抽樣檢測結果有一項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則判定該樣品為不合格;每批兩次抽樣檢測不合格,則判定整批不合格。

2.2 PE土工膜物理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

密度(ρ)不應低于 900 kg/m3;

破壞拉應力(σ)不應低于12MPa;

斷裂伸長率(ε)不應低于300%;

彈性模量(E)在5℃不應低于70MPa;

抗凍性(脆性溫度)不應低于-60℃;

聯(lián)接強度應大于母材強度;

撕裂強度應大于或等于 40 N/mm;

抗?jié)B強度應在 1.05 MPa水壓下 48 h不滲水;

2.3 PE土工膜寬度與長度的選擇應符合下列原則:

①在滿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應使膜在施工時接縫最少。

②每卷膜材的重量不宜超過1t。

③應根據工程實際尺寸、面積、市場產品規(guī)格與工廠生產能力等條件確定。

三、HDPE土工膜安裝的程序及工藝要求

3.1 土工膜安裝應具備的條件

a、材料已經抽樣送檢,其技術指標符合設計要求;

b、機械設備已檢修調試完畢,電源已接通;

c、前一道工序已施工完畢并經檢查,驗收合格;

d、施工技術方案已獲得批準;

e、已經召開現(xiàn)場協(xié)調會議,各配合單位已準備就緒;

f、氣候條件符合土工膜的施工要求;

對天氣的要求:氣溫一般在五至四十攝氏度之間,低溫時土工膜應張緊些,高溫時土工膜應放松些,氣溫過低時,4級以上大風及雨天一般不應施工。在有風天氣,風力影響土工膜施工時,待焊的HDPE土工膜應用砂袋壓勞。

3.2 HDPE土工膜的施工方法

土工膜的施工工藝流程:鋪設、裁剪對正、搭齊壓膜定型擦拭塵土焊接試驗焊接檢測修補復檢驗收

3.2.1 鋪設土工膜

鋪設HDPE土工膜是整個防滲系統(tǒng)中較為關鍵的工序。在鋪膜前對HDPE土工膜外觀質量進行開包檢查,記錄并修補已發(fā)現(xiàn)的機械損傷和生產創(chuàng)傷、孔洞、折損等缺陷。

HDPE土工膜裁切之前,經丈量其相關尺寸,然后按實際裁切,在膜鋪設中膜與膜之間接縫的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使接縫排列方向平行于最大坡腳線,即沿坡度方向排列。

鋪設HDPE土工膜時應力求焊縫最少,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節(jié)約原材料。同時也容易保證質量。

通常在拐角及畸形地段,應是接縫長度盡量減短。除特殊要求外,在坡度大于1:6的斜坡上距頂坡或應力集中區(qū)域1.5米范圍內,盡量不設焊縫。

HDPE土工膜在鋪設中,應避免產生人為褶皺,溫度較低時,應盡量拉緊,鋪平。

HDPE土工膜鋪設完成后,應盡量減少在膜面上行走、搬動工具等,凡能對HDPE膜造成危害的物件,均不應放在膜上或攜帶在膜上行走,以免對膜造成意外損傷。

3.2.2 HDPE土工膜的焊接

HDPE土工膜的焊接使用楔焊機,采用雙軌熱熔焊接。楔焊機無法焊接的部位,應采用擠出式熱熔焊機,配以與原材料同質的焊條,形成堆焊的單焊縫。

a、熱鍥焊機焊接工序分為:調節(jié)壓力、設定溫度、設定速度、焊縫搭接檢查、裝膜入機、啟動馬達。

b、接縫處不得有油污、灰塵,HDPE土工膜的搭接段面不應有泥沙、結露、潮濕等雜物,當有雜物時必須在焊接前清理干凈。

c、每天焊接開始時,通常應在現(xiàn)場先試焊一條0.9mm×0.3mm的試樣,搭接寬度不小于10cm,并在現(xiàn)場進行剝離和剪切試驗,試樣合格后,便可用當時調整好的速度、壓力、溫度進行正式焊接。熱鍥焊機在焊接過程中,需隨時注意焊機的運行情況,要根據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對速度和溫度進行微調。

d、焊縫要求整齊、美觀、不得有滑焊、跳走現(xiàn)象。

e、在遇上土工膜長度不夠時,需要長向拼接,應先把橫向焊縫焊好,再焊縱縫,橫向焊縫相距大于50cm應成T字型,不得十字交叉。

f、焊膜時不許壓出死折,鋪設HDPE土工膜時,根據當地氣溫變化幅度和HDPE土工膜性能要求,預留出溫度變化引起的伸縮變形量。

g、在下雨期間或接縫有潮氣、露水、或者大沙的情況下不能進行焊接,但采取防護措施是除外。

h、溫度低于5℃時,按照規(guī)范要求不應施工,如果必須施工的話,焊接前應對焊機進行預熱處理。

i、HDPE防滲土工膜在焊接時應該采用穩(wěn)壓性能好的發(fā)電機供電,在特殊情況下采用當地用電時,必須使用穩(wěn)壓器。

3.2.3 局部處理

a、HDPE土工膜與穿壩管等處的連接。在填埋庫區(qū)的安裝中滲濾液導排管、氣體導排管都要穿過防滲層的土工膜,必須使連接處嚴密可靠。

b、十字縫的處理:實在無法避開十字形接縫的情況下,在接縫處要加一塊不下于300×300的補丁。對切除試件的部位,要使補丁的尺寸每邊大于切除部分60mm以上。對安裝中發(fā)現(xiàn)的孔洞,要加蓋不小于D=300mm或300mm×300mm的補丁。

c、土工膜缺陷的修補:對焊接檢驗切除樣件的部位、鋪焊后發(fā)現(xiàn)的材料破損與缺陷、焊接缺陷以及檢驗時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部位等,均應進行修補。

3.2.4土工膜的成品保護

a、在鋪焊完的土工膜上行走時,不得穿硬底鞋,鞋上不得有鐵釘、鐵掌之類能傷害土工膜的東西。

b、在安裝操作中及鋪焊土工膜以后,嚴禁在現(xiàn)場吸煙或使用火柴、打火機和化學溶劑或類似的物品。

c、在膜上運輸時,人力車的金屬支腿要用膠皮類柔軟材料包覆;汽車運料時,盡量車不上膜,實在需要在膜上行車時,應根據膜下的基層情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當膜下為符合要求的無石子、密實粘土層時,可允許汽車直行,否則應在膜上加土工膜或土工布,并不允許汽車拐急彎。

d、在膜上卸料時,即使有土工布保護層,也不應使重、硬的物品從高處下落,直接沖擊防滲層。

e、施工中準備足夠的臨時砂袋以防止鋪設的土工膜被大風吹起,在大風的情況下,地膜應臨時錨固。

3.2.5HDPE土工膜施工注意事項

a、熱風槍、砂輪機和焊機拖帶的電源線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最大限度的遠離其工作部位,以免損傷電線發(fā)生漏電。

b、除熱風焊接外,熱風槍的嘴部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與HDPE膜面接觸,并且盡可能的遠離膜面、人體、機械等物體。

c、焊機在不使用時,不得直接放置在HDPE膜面上,應放置在支架或沙袋帶上。

d、裁膜刀使用完畢后,應立即將刀片收回刀盒內。

e、在現(xiàn)場使用的各種臨時性小型工具,使用完畢,應及時放入工具箱內。

f、嚴禁將從擠壓焊接機槍頭摘下的焊料物直接丟棄在土工膜面上。

g、HDPE土工膜施工現(xiàn)場禁止吸煙,不得穿帶鐵釘的鞋或高跟硬底鞋到膜面上行走,不允許從事有可能破壞土工膜成品的一切活動。

四、結語

HDPE土工膜在生活垃圾填埋場防滲工程的應用,防止由于水及水溶液的滲漏造成損失或危害,提高水的利用率,使防滲工程正常發(fā)揮效益,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質量可靠、達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技術規(guī)范(CJJ17-2004).

[2]聚乙烯(PE)土工膜防滲工程技術規(guī)范 (SL/T231-1998).

[3]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290-1998).

第2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1、衛(wèi)生填埋法

衛(wèi)生填埋法是國內外應用廣泛的垃圾處理方法,此方法處理量大,方便易行,但填埋場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不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由于經濟落后,大多采用簡易填埋法,其產生的垃圾滲濾液對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衛(wèi)生填埋是指能對填埋場氣體和滲濾液進行控制的填埋方式,衛(wèi)生填埋與簡易填埋的根本區(qū)別主要在于衛(wèi)生填埋過程中采取了底、側層防滲與廢氣收集處理,垃圾表層覆蓋壓實作業(yè)等措施,從而避免了目前采用的簡易填埋方式下產生的二次污染。在我國衛(wèi)生填埋是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理手段,也是現(xiàn)階段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

2、垃圾焚燒

焚燒法是將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溫(800℃到000℃)條件下經過燃燒反應,可燃成分充分氧化,最終成為無害穩(wěn)定的灰渣。焚燒法一般可使垃圾大幅度減容,大大減少了占地并能回收熱能用于生活取暖和發(fā)電。焚燒是目前世界上,些經濟發(fā)達國家廣泛采用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3、堆肥

堆肥是使垃圾中的有機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生物化學反應,最后形成腐殖質,可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劑。堆肥包括好氧發(fā)酵和厭氧發(fā)酵兩種方式。一般常用好氧發(fā)酵工藝,周期短、無害化效果好。

4、回收利用

第3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1.1垃圾填埋產生的滲濾液對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所謂的垃圾滲濾液就是垃圾填埋場中垃圾本身帶有的水分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水分,比如下的雨水或雪等,除去垃圾以及覆土層的飽和持水量,在經歷了垃圾層以及覆土層之后而形成的濃度較高的一種廢水。簡單來說,垃圾填埋場中的污水滲透主要是由于降雨而造成的,其次是因為垃圾自身帶來的一定的水分,再有一部分就是垃圾被降解時生成了一定的水分。正是這種垃圾滲透液,不僅嚴重威脅到了附近的水源,而且還嚴重影響到了周邊的土壤以及生長的植被。除此之外,這種垃圾滲透液帶來的破壞給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1.2垃圾填埋容易產生的其他問題垃圾填埋場除了會導致上述兩種問題之外,還容易產生一些其他的問題:第一,垃圾填埋場需要一定的土地資源;第二,容易造成地面沉降。因為將垃圾填埋之后,垃圾會不斷降解,再加上對垃圾進行填埋時并沒有將其壓縮均勻,這樣一來,在經過較長時間的穩(wěn)定化后地面難免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沉降,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周圍的環(huán)境,而且還給生態(tài)恢復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第三,會存在火災和爆炸的隱患。

2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恢復與治理途徑

面對垃圾填埋場生態(tài)環(huán)境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為了使其能夠可持續(xù)發(fā)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恢復與治理垃圾填埋場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變得十分有意義。

2.1設計處理工藝,降低滲濾液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對于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污染問題而言,我們可以采用防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滲濾液的產生量,然而問題的關鍵所在就是其處理工藝的設計問題。為了減少滲濾液產出量,最合理有效的方法就是使?jié)B濾液回灌。這一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垃圾中微生物的活性,垃圾中的有機物可以得到進一步快速的降解,繼而也就加快了垃圾填埋場穩(wěn)定化的進程。除了這種辦法之外,還可以選擇在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將其垃圾滲濾液一并處理掉,但這種處理辦法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垃圾滲濾液的水質水量要確保與污水處理廠的規(guī)模相適應,從而避免其他問題的出現(xiàn)。對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進行精心的設計對降低環(huán)境污染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2.2建立導排氣系統(tǒng),減少填埋氣體量垃圾填埋場中填埋氣的多少取決于填埋時間的長短,填埋的時間越長其含量就會越少。有實驗結果表明,垃圾填埋場周邊植物受其填埋氣體的影響甚至都不能夠繼續(xù)生長。因此,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填埋氣體的量,為了使其周邊的植被能夠正常生長,有必要在垃圾填埋場建立導排氣系統(tǒng)。

2.3恢復已經關閉的垃圾填埋場周圍的植被為了真正落實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了緩解垃圾填埋場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有必要恢復并治理已經關閉的垃圾填埋場周邊植被的生長。通過恢復與治理,一方面可以減輕垃圾填埋場造成的各種污染情況,另一方面對改善垃圾填埋場周邊的環(huán)境狀態(tài)還可以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雖然有一些關閉的垃圾場可以為我們所用,無論是用于農業(yè)、林業(yè)還是用于辦娛樂場所,在開發(fā)和利用之前都有必要對其周邊進行恢復與治理。之所以說其十分必要是因為植被的生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垃圾填埋場給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情況,同時對進一步改善垃圾填埋場周邊地區(qū)的景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這樣做可以使公眾更加的認同和支持這種對垃圾的處理辦法。在對垃圾填埋場周邊地區(qū)的植被進行恢復工作時,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開展:

2.3.1針對垃圾填埋場做一個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在對其做整體規(guī)劃的過程中可根據垃圾填埋場的實際情況來最終確定其開發(fā)用途。要想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一定不可以簡單隨意地對其進行規(guī)劃。

2.3.2進一步改良垃圾填埋場的最終覆蓋層。一般情況下,都會在已經關閉的垃圾填埋場的頂部蓋上一層最終覆蓋層。但是我們在對其周邊植被進行重建的過程中可以在對最終覆蓋層進行相關分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基質改良。

2.3.3正確選擇樹種。由于垃圾填埋場難免還會有很多影響植被生長的不利因素存在,這就有必要對樹種進行篩選。一方面要考慮選擇的樹種能夠適應垃圾填埋場的氣體及污染,并且能夠很好地存活下來;另一方面選擇的樹種應該具有比較強的抗旱性。

2.3.4在垃圾填埋場首先種植草本植物,在種植一定時間后再種植喬灌木。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垃圾填埋場存在較多的氣體,為了使其樹種能夠免受氣體的侵蝕,最好在種植前在表層撒上一些木屑。

3結語

第4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關鍵詞】 填埋法;塑料降解;廢物利用

一、塑料垃圾排棄的現(xiàn)狀及處理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花樣繁多的塑料制品已滲入到當今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它既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方便,成為了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又為人類社會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目前我國固體塑料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中,填埋處理占處置總量的90%以上。運用現(xiàn)代化科技、現(xiàn)代管理方法發(fā)展填埋作業(yè)技術,不斷地進行高位填埋技術的探索和研究。

填埋技術作為塑料生活垃圾的傳統(tǒng)和最終處理方法,也是垃圾處理的最終程序。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流程處理垃圾,最終都要采用填埋作為處理手段,如焚燒最終要產生灰渣,堆肥僅可以處理可生物分解的有機物,都有無法處理的廢物產生,都要用填埋來解決其最終出路。所以,垃圾填埋是垃圾處理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填埋也被稱為最終處置或填埋處置。

目前,我國采用的填埋構造基本是厭氧填埋。這種填埋構造與準好氧填埋的主要設計差別是滲濾液收集排出系統(tǒng)的差異。前者要求密封,不允許空氣進入,因而滲濾液集排水系統(tǒng)出水口有水封,而且也不考慮排水管道的空氣流動空間;后者正好相反,出水口不能封住,要保證空氣進入,而且管道上部要保證空氣流動的空間。準好氧衛(wèi)生填埋可以保證在填埋場內部存在一定的好氧區(qū)域,特別是在滲濾液集排水管和排氣管周圍存在好氧區(qū)域,以使?jié)B濾液可以得到處理和加快填埋場內部垃圾的分解穩(wěn)定速度。

二、塑料垃圾塊體填埋法的好處

塑料垃圾塊體填埋法是將垃圾壓塊體分區(qū)分類堆砌填埋處理處置方法的簡稱。這種方法是先將經過分選回收后剩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廢棄物分類粉碎、脫水、消毒與粘土攪拌,然后壓縮成帶有氣、液溢出孔的垃圾塊體,集中運往垃圾填埋場,并將不同屬性的垃圾塊體,分區(qū)分層予以堆砌填埋。它集回收、堆肥、焚燒、填埋為一體,是一種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的垃圾綜合處理方法。如通過粉碎、脫水、壓成塊體后的廚余垃圾,既可用作堆肥,也可作為燃料焚燒發(fā)電,也可直接予以填埋。和現(xiàn)有方法比較,垃圾塊體填埋法有如下“六化”的特點:(1) 以社區(qū)為單元的垃圾源頭分類投放、收集和預處理,使垃圾分類化;(2) 有用物資的回收利用,使垃圾最大限度的資源化;(3) 經過粉碎、脫水、壓縮打包使垃圾最大限度地減量化;(4) 經過消毒、分類堆砌有助于垃圾填埋場地的分類管理和安全監(jiān)控,使垃圾處理基本無害化;(5) 回收、堆肥、焚燒、填埋為一體,使垃圾處理綜合化;(6) 填埋場復墾與開發(fā)利用,使垃圾處理環(huán)保化。

三、塑料垃圾塊體的制作與要求

按照垃圾塊體分類堆砌填埋處置法的工藝流程,這種填埋方法要經過以下四步操作:

(1) 垃圾的分類粉碎:先將經過集中分選,取出可再生利用之物后剩下的廢棄之物,按其混雜的物質成分分成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兩類,然后分別將其置于專用的粉碎機中,粉碎成直徑≤2cm的粉碎物,以利于垃圾的減容、脫水、消毒與粘結、壓縮打包。

(2) 垃圾粉粹物的脫水、消毒:采用擠壓脫水的方法,將兩種不同類型的垃圾粉碎物分別予以脫水處理,使其含水量

(3) 消毒處理后的垃圾粉碎物膠結并壓縮成塊體:在通過消毒處理后的垃圾粉碎物中,加入相當總量5%-10%的粘土并攪拌均勻,然后將其置于壓縮打包裝置中,壓縮成帶有1~3個上下貫通的氣、液排出孔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塊體,氣、液排出孔的值800~1 800kg/m3。這樣做,一是為了減少垃圾的體積,便于貯運和堆砌掩埋,二是為了有利于滲瀝液和塊體中易燃易炸氣體的排放與收集處理和利用。

(4) 垃圾壓縮塊體的堆砌填埋:即將運至填埋場的垃圾壓縮塊體,按其不同的種類,分區(qū)分層分別堆砌在經過防滲處理并按網格狀方式設置了氣、液集中收集系統(tǒng)的填埋場的不同區(qū)段,直至達到預定的設計標高后,鋪上50~120cm的粘土予以封場,以備日后復墾與開發(fā)利用。

【參考文獻】

[1]吳玉岸,董鎖成.當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現(xiàn)狀與展望[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 2001,114(1)

[2]姚海林,吳文,劉峻明等.城鎮(zhèn)生活垃圾的消納處理方法及其利弊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22(10)

[3]吳文,馮其林,楊春和. 城市垃圾處理與礦山復墾新技術[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第5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關鍵詞:垃圾場建設;衛(wèi)生填埋;滲濾液處理

西城區(qū)油田范圍內生活垃圾處理現(xiàn)狀

大慶市西城區(qū)油田范圍內現(xiàn)有三座垃圾場:杏一垃圾場、杏南垃圾場和慶新垃圾場,到2011年底均以達到使用年限,填埋場飽和,無法進行垃圾處理。根據《大慶市市區(qū)城鎮(zhèn)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guī)劃》要求,依據環(huán)衛(wèi)局規(guī)劃,綜合考慮西城區(qū)垃圾中轉站的建設情況、建設地點及垃圾的運距,確定新建慶新垃圾場作為備用垃圾場,服務范圍為方曉居住區(qū)至采油三廠之間的區(qū)域。

為走出西城區(qū)油田范圍內將無垃圾場使用的困境和為實施主城區(qū)備用垃圾場統(tǒng)籌安排,急需在西城區(qū)油田范圍內新建工藝符合無害化處理水平的慶新垃圾場,使用期前三年的垃圾處理量為250噸/日,三年后為110噸/日。

1垃圾處理技術方案的選定

大慶市主城區(qū)生活垃圾成份為56.5%的無機物,33%的有機物,4.7% 的紙類、玻璃、塑料、舊金屬等可回收物資和5.8%的其他組分。根據大慶市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荒地資源較豐富和垃圾的成份進行綜合評價,新建慶新垃圾場選用衛(wèi)生填埋處理。衛(wèi)生填埋法是應用最早、最廣泛成熟的技術;是完全獨立的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方法;無需對垃圾進行預處理,對垃圾成份無嚴格要求;處理成本相對較低,適合于發(fā)展中國家;處理技術簡單;可選擇荒地等作場址,經若干年后加以終場覆蓋,場地可作多種用途,可實現(xiàn)土地再利用;工程建設工期短,對于大慶地區(qū)是較為合適的選擇,確定為新建慶新垃圾場的垃圾處理方式。

2慶新垃圾場建設方案

2.1場址選擇

場址的選擇主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從防止環(huán)境污染角度考慮的安全原則;二是從經濟角度考慮的經濟合理原則。

綜合考慮垃圾特性、地形地質、土壤水文、交通與方位等因素,選址在采油三廠與采油六廠交界處。此用地現(xiàn)為葦地,地勢平坦,周邊水、電、信等配套設施完善。其東、南、北三面有油井路,油井路向南可通北四路,西側為空地,場址周邊有油井分布,但用地范圍內地下無油管線通過。用地距最近居住區(qū)三公里以上,滿足規(guī)范要求。用地面積為17.44萬平方米,滿足新建慶新垃圾場的使用需求。此選址用地大小適宜、交通便利、位置適中、施工條件優(yōu)異、遠離供水水源,滿足環(huán)保和經濟原則,是建設垃圾場的理想場地。

2.2總圖規(guī)劃

總圖規(guī)劃以功能分區(qū)清晰、因地制宜、經濟合理、便于施工和生產管理為原則。

根據垃圾填埋工藝流程及管理等的需要,新建慶新垃圾場整個廠區(qū)劃分為四部分:填埋區(qū)、處理區(qū)、備土區(qū)和辦公區(qū)。其中填埋區(qū)主體為填埋坑;處理區(qū)包括處理車間、污水提升站、門衛(wèi)計量室和調節(jié)池;備土區(qū)包括一年期備土場地和門衛(wèi)計量室;辦公區(qū)包括辦公室、車庫、消防泵房和門衛(wèi)室。

根據夏季主導風向西南風,將填埋區(qū)布置在北側,下風向位置;處理區(qū)布置在中部東側,下風向位置,緊鄰填埋坑;備土區(qū)布置在中部西側,緊鄰填埋坑;辦公區(qū)隔油田道路布置在西南側,上風向位置。具體總圖規(guī)劃布局見總平面布置。

2.3填埋工藝

新建慶新垃圾場處理的生活垃圾以無機物為主,且工程規(guī)模相對較小,沼氣回收價值不大,因此垃圾填埋工藝采用半好氧工藝。此工藝可快速降解有機物,進一步降低沼氣產量和濃度,控制惡臭氣體對環(huán)境的影響,縮短垃圾穩(wěn)定周期,有效降低滲濾液污染物濃度,投資較省,適合用于慶新垃圾場的建設。衛(wèi)生填埋宜分單元逐日覆土填埋。

2.4防滲工程

衛(wèi)生填埋場防滲工程是防止填埋區(qū)垃圾滲濾液外泄、對下游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以及防止地下水進入填埋區(qū)的重要措施。常用的防滲方案有垂直防滲和水平防滲兩大類,具體采用何種防滲方案只要取決于填埋場區(qū)和調節(jié)池部位的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條件。

依據大慶地區(qū)氣象水文資料顯示,7~9月份為豐水期,1~3月份為枯水期,不同季節(jié)及氣候地下水位呈小幅變化,動態(tài)特征較穩(wěn)定,變化幅度約為1.0米,選址最高水位埋深為2.7米。因項目投資有限,慶新垃圾場的填埋區(qū)和調節(jié)池均采用向地下開挖1.1米、地上加高壩體護坡的處理方式,防滲工程要采用垂直防滲和水平防滲相結合的方案。此開挖深度可保證地下水位與填埋區(qū)基礎底部距離大于1米,無需設置地下水導排系統(tǒng),節(jié)省大量投資。故此慶新垃圾場的防滲工程采用單層復合襯墊防滲系統(tǒng)。

2.5雨污分流工程

大慶地區(qū)的年均降雨量為476.9毫米。垃圾滲濾液主要由大氣降水組成,為減少滲濾液的產量,填埋場通過庫區(qū)地表水導排系統(tǒng)把干凈的地表水和未經處理的滲濾液分離,有效實現(xiàn)雨污分流。本方案采取有效的終場覆蓋及日覆蓋措施,防止過量地表水滲入垃圾填埋坑,減少垃圾滲濾液的產生量。

填埋區(qū)地表水導排系統(tǒng)通過在垃圾堆體表面和平臺位置布置雨水收集明溝,收集垃圾表面的徑流,最終匯集到填埋區(qū)周邊的排水明溝(截洪溝)內。

2.6滲濾液收集和填埋氣體導排

垃圾場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就是垃圾滲濾液。同時,填埋場內垃圾發(fā)酵產生大量氣體,其主要成分為甲烷和二氧化碳。填埋氣體不斷在場內聚集,其結果將導致場內氣體壓力升高,由于填埋氣體會發(fā)生橫向遷移和側向遷移,這種無控制的遷移是一種重大的隱患,在某些條件下可導致火災、爆炸等事故。

本項目在填埋區(qū)采用滲濾液導排系統(tǒng)進行滲濾液收集,系統(tǒng)由導流層、各種導滲盲溝和導氣石籠、塑料盲溝等組成。由于慶新垃圾場填埋垃圾的有機物含量低,填埋量較小,產生氣體量少,故本工程氣體處理不考慮利用系統(tǒng),只作導排處理,借用滲濾液導排系統(tǒng)的導氣石籠裝置。這樣,整個系統(tǒng)既可排滲濾液,又可導氣,經濟合理。

2.7滲濾液處理工程

垃圾場產生滲濾液有機物含量高,產量呈現(xiàn)時間上的不均勻性,處理難度大,一般無法達到排放標準。垃圾滲濾液處理是垃圾場建設和發(fā)展的難題。

根據慶新垃圾場的投資有限、建設工期緊張、垃圾滲濾液的特點、以及國家對于滲濾液處理排放新標準要求,慶新垃圾場的垃圾滲濾液處理采用物理化學法與生物處理法相結合的工藝方案,即“氨吹脫+動態(tài)厭氧+膜生物反應器(MBR)+接觸過濾+反滲透”。此種工藝方案投資較低、運行穩(wěn)定、出水有保證。

2.8環(huán)境保護

本工程通過防滲工程、雨污分流、滲濾液處理等措施,減少滲濾液產生量、達到一級排放標準、避免水污染;通過每日填埋覆蓋的作業(yè)流程以及綠化隔離帶的建設,減少垃圾暴露時間和面積、控制臭氣擴散,避免大氣污染;通過采用壓縮式密封車、每日及時覆蓋、綠化隔離帶的建設、設置鋼絲網護欄等措施,控制塵土、煤灰、塑料制品的飛揚擴散,避免飛塵及漂浮物的影響;通過選用設備的嚴格控制,避免噪聲污染;通過采用壓縮式密封車、每日及時覆蓋、藥物滅蠅等措施,減少對職工及臨近居民生活的影響,解決滅蠅難題。

第6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關鍵詞:污染;保護環(huán)境;垃圾處理

中圖分類號:X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Key words: protect environment; pollution; waste disposal;

防止污染, 保護農業(yè)壞境

建立健全農業(yè)環(huán)保機構

現(xiàn)有各級環(huán)保機構要充實農業(yè)環(huán)保力量, 各農牧企業(yè)和應建立農業(yè)環(huán)保組織, 配備專職環(huán)保監(jiān)督員;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業(yè)環(huán)??破罩R的宣傳和對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的監(jiān)測, 并運用行政的經濟的、和法律的手段, 切實管理好農業(yè)環(huán)境。

2、處理“ 三廢” , 變廢為利

城市和工礦企業(yè)排放的廢渣、廢氣、廢水除污染農業(yè)環(huán)境外, 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因為“ 三廢”中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鉀和多種微量元素, 只要進行科學處理, 就能變廢為寶。以廢水為例, 它經過適當處理, 用于灌概, 既能滿足作物對水分的需要, 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據測定, 畝灌300方廢水, 相當于畝施10公斤尿素的氮素。所以, 要加強對“三廢” 的處理和綜合利用, 嚴禁將“三廢” 直接排入農田, 違反者要予以經濟制裁。

堅決杜絕鄉(xiāng)鎮(zhèn)垃圾亂堆亂放,進入河流

我國多數鄉(xiāng)鎮(zhèn)無專門的垃圾填埋場,垃圾或者簡易堆放在山地溝凹處,或者亂堆在空地上,或者直接倒入鄉(xiāng)鎮(zhèn)附近河流;污染了垃圾堆放附近土地、空氣,對河流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污染。目前還未出臺相關硬性處理措施,各級政府部門應立即督促鄉(xiāng)鎮(zhèn)開展垃圾清收和處理工作。

三、對垃圾實施規(guī)范處理

就現(xiàn)在來說,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是填埋、高溫堆肥、焚燒等,這三種垃圾方式,在環(huán)境保護、經濟發(fā)展等因素上有本質的區(qū)別。

3.1垃圾填埋是我國目前大多數城市解決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

2005 年底全國共有356 座生活垃圾填埋場,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處理。根據工程措施是否齊全、環(huán)保標準能否滿足來判斷,可分為簡易填埋場、受控填埋場和衛(wèi)生填埋場三個等。簡易的填埋、受控填埋、衛(wèi)生填埋。首先,我們說一下簡易填埋,簡易填埋是填埋的一種最簡單的方式,也不用什么技術和工具,但這種原始的填埋方式在一定情況下,嚴重的污染了周邊環(huán)境。其次,受控填埋雖然受一些條件是制約,但是還是不能滿足環(huán)保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也會對周圍的環(huán)境有一定的影響,這就給填埋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是衛(wèi)生填埋,這種填埋技術是運用最廣泛的,既合乎環(huán)境保護的標準也能滿足大部分居民的健康要求,目前在我國約占15%。I 級填埋場(無害化)目前在我國約占5%,深圳下坪、廣州豐興、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是其代表。

3.2高溫堆肥就是將人糞尿、禽畜糞尿和秸稈等堆積起來,使細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細菌和真菌等可以將有機物分解,并且釋放出能量,形成高溫

高溫堆肥是生產農家肥料的重要方式。高溫堆肥過程中形成高溫,也可以殺死各種病菌和蟲卵?,F(xiàn)在農村采用這種方式,不但能處理垃圾,美化環(huán)境,更節(jié)約了能源。

3.3焚燒是目前運用最廣泛的一種方式

大型的配備裝備有熱能回收與利用裝置,由于順應了回收能源的要求,然而處于發(fā)展中的中國,技術沒有西歐國家成熟,一些焚燒設備有待于提高,目前國外工業(yè)發(fā)達,我國主要致力于高效、節(jié)能、低造價、低污染的方向發(fā)展。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起步較晚,截止1992 年底,全國垃圾、糞便清運量已達11263 萬t,而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廠僅有381 座,處理總能力72450t/d。近幾年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從對策和規(guī)劃著手,對城市垃圾處理技術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杭州、常州、天津、綿陽、北京、武漢等城市在學習國外城市垃圾處理技術經驗的基礎上,自行設計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垃圾機械化堆肥處理生產線;深圳、樂山等城市建設垃圾焚燒廠的成功,也為各城市應用焚燒技術提供了經驗;沈陽、鞍山等城市對醫(yī)院垃圾實行統(tǒng)一管理,集中焚燒,也走出了特種垃圾處理的新路。

四、加強宣傳,人人參與環(huán)境保護工作

工作要有效,宣傳要先行。目前,我國鄉(xiāng)鎮(zhèn)居民環(huán)境保護意識不強,亂將垃圾堆放在居住點周圍;尤其是存在趕集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垃圾污染更是嚴重,或者隨便找個地方堆放,或者直接傾倒進附近河流,對河流水質造成極大污染,對河流內水生植物造成致命危害,給下游生活居民造成了視覺污染和精神危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政府部門必須立即牽頭進行宣傳,一方面動員居民將垃圾進行分類回收,然后進行無害處置;另一方面對將垃圾亂丟、亂倒進河流的居民進行教育,對情節(jié)嚴重的實施處罰。做到將環(huán)境保護觀念深入民心,人人動手參加環(huán)境保護工作。

總之,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關注健康的意識在不斷的加強,對環(huán)境質量要求更高。保護環(huán)境,從處理垃圾做起,實現(xiàn)垃圾源頭分類,資源的回收利用不但減少了垃圾量,更減少了資源浪費和污染。

小結: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加強,節(jié)能環(huán)保也正式被提上了工作日程,全世界的垃圾都在成增長趨勢,中國的垃圾增長率更快,每年產生垃圾量占世界垃圾的三分之一,面對如此大的垃圾壓力,垃圾處置工作是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在環(huán)境保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7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關鍵詞:生活垃圾 綜合處理 研究現(xiàn)狀 發(fā)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技術儲備的增強,各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在我國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研究和應用,很多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已經建立了現(xiàn)代化填埋場、機械化堆肥廠和焚燒廠等多種處理設施。但對于某一地區(qū)來說,不同處理設施往往處理同樣的混合生活垃圾。由于每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均具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從技術本身、經濟性和環(huán)境影響角度分析,均只適宜處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組分,因此這種單一處理模式不僅難以滿足數量日益增長、成分日益復雜的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要求,而且使得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效果差,前處理和二次污染控制技術復雜,處理費用高。

為了解決這種單一處理方式的不足,生活垃圾需要采取綜合處理方式。所謂綜合處理,就是將多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以適當的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處理系統(tǒng),每種處理技術或設施僅處理適宜的生活垃圾組分,從而改善生活垃圾處理的效果,降低生活垃圾處理的費用,在生活垃圾無害化的基礎上,實現(xiàn)生活垃圾的資源化。

1 單一處理與綜合處理的比較

1.1 衛(wèi)生填埋

衛(wèi)生填埋法由于技術比較成熟,操作管理簡單,處理量大,投資和運行費用低,是當今世界各國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但填埋混合垃圾有以下缺點:(1)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可焚燒組分或可堆肥組分等可以實現(xiàn)資源回收的部分被一并填埋,即使考慮填埋氣的回收利用,混合垃圾填埋的資源化水平仍很低。(2)我國混合垃圾含水率和有機物含量都很高,因此滲濾液產生量大,處理成本高;沼氣產生量大,控制其排放也增加了處理成本。因此限制進入填埋場的有機物含量是填埋法的發(fā)展趨勢之一。目前歐盟、日本和美國等國家的有關政策,都提出了進一步限制進入填埋場垃圾有機物含量的規(guī)定[1]。(3)在場址選擇日益困難,填埋費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混合垃圾會大量占用填埋場的空間資源。

1.2 堆 肥

高溫堆肥可以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機成分成為可供施用的農田肥料,同時消除其環(huán)境污染,殺滅垃圾中的病菌,具有無害化和資源化特征。但我國的堆肥廠主要處理混合生活垃圾,其局限性主要表現(xiàn)在:(1)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開展普遍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因此入廠垃圾中含有石塊、金屬、玻璃、塑料等多種不可降解組分,這些廢棄物必須分揀出來,另行處理,分選工藝復雜,費用很高。(2)即使采用了分選工藝,生活垃圾中的不利于堆肥處理的組分也不能完全剔除,許多有毒、有害物質會進入堆肥,如農田長期大量使用堆肥,可能會造成潛在污染,特別是一些重金屬在土壤中富集將隨食物鏈進入人體。受到堆肥產品成本和質量的約束,堆肥產品存在銷路不暢的問題。

1.3 焚 燒

焚燒法具有減量化程度高,處理周期短,占地面積小,選址靈活,燃燒的熱量可用來發(fā)電等優(yōu)點。近年來焚燒法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但焚燒混合垃圾有以下缺陷:(1)我國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熱值低,需要更多的輔助燃料,此外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多也會影響焚燒效果,最終導致焚燒成本上升。我國目前除少數經濟較發(fā)達的城市外,其它城市的混合生活垃圾熱值低,含渣量高,不適宜焚燒。(2)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混合垃圾中廚余垃圾較多,含鹽量較高,對煙氣中氯化物貢獻較大,HCl會腐蝕焚燒爐,也增加了煙氣處理的難度和污染控制成本。

1.4 綜合處理

綜合處理方式可以解決混合處理方式出現(xiàn)的問題。采用綜合處理方式后,易腐物和可燃物都得到了利用,故填埋物的量很小,只占總體積的15%~20%,填埋物主要為磚頭、瓦礫等無機垃圾,不會帶來嚴重的二次污染,節(jié)省了填埋空間;綜合處理中僅可燃垃圾進行焚燒,焚燒物易燃,產生的煙氣少,二次污染??;采用綜合處理方式后,堆肥法只處理易腐有機物,成分單一,容易堆腐,而且處理費用低,產品質量好。

2 綜合處理的不同概念及研究內容

由于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諸多優(yōu)勢,國內很多研究者和管理人員對綜合處理系統(tǒng)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對綜合處理概念理解的不同,其研究方向存在很大區(qū)別。

2.1 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tǒng)

在發(fā)達國家,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tǒng)(MSW integrated processing system)的概念是多種處理設施(收運車輛、轉運站、分選中心、回收站、焚燒廠、堆肥廠、填埋場)構成的完善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對應于這一概念,研究者希望通過系統(tǒng)分析方法和數學工具的應用,提高綜合處理系統(tǒng)運行的效率,減少系統(tǒng)運行的費用,減少系統(tǒng)運行造成的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2-4]。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處理方式的優(yōu)化選擇。在對不同生活垃圾處理方式適用性分析的基礎上,可以針對不同地域的具體情況選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及其組合。實踐中常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從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對多種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其組合進行分析。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選擇本身也是一個如何進行決策的問題,因此一些研究者在實踐中也引入系統(tǒng)決策方法,如層次分析法[5]、模糊數學決策方法[6]、多目標動態(tài)模型[7,8]等,其中多目標動態(tài)模型選取的目標是綜合效益最高,費用最小,通過該模型可以得出每年各種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處理量和比例。

處理設施的優(yōu)化設置,包括確定其位置、數量及規(guī)模。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選址一般結合當地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發(fā)展和現(xiàn)有處理設施等情況綜合考慮得到,沒有固定的技術路線。處理設施的優(yōu)化設置與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優(yōu)選結合緊密,在確定了可能的選址后,依據確定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和當地的生活垃圾產生量、組分可以確定各個處理設施的類型和規(guī)模,尤其是采用多目標動態(tài)模型后可以確定不同處理方式的最佳處理量,從而為結合實際情況優(yōu)化設置處理設施的數量和規(guī)模提供了依據。

垃圾物流的優(yōu)化分配。垃圾物流優(yōu)化分配是綜合處理系統(tǒng)研究的核心內容,優(yōu)化手段包括多種規(guī)劃方法和數學模型[3]。最常用的垃圾物流優(yōu)化模型為最小費用模型。模型目標為總費用最小,總費用為運輸費用、填埋費用、堆肥費用、焚燒費用、回收費用之和減去回收材料收入、堆肥肥料收入、焚燒能量收入。在實踐中,陳炳祿等[9]對廣州市的生活垃圾物流利用最小費用模型進行了優(yōu)化分配。

由于我國生活垃圾的特點以及混合收集的影響,目前從國外借鑒的一些模型和規(guī)劃成果難以在實踐中應用。如在選擇處理方式及其比例時常用的多目標動態(tài)規(guī)劃模型,由于是在垃圾分類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模型僅按生活垃圾中廚余物的數量設計可堆腐參數,按可燃物的數量設計可焚燒參數,但實際中混合垃圾一般不進行分選,或者僅進行簡單分選,得出的結果實際意義不大。此外由于模型中存在很多主觀參數,對市場等因素缺乏考慮,模型結論也難以在規(guī)劃中實施。

2.2 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工藝

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的研究者為解決單一處理方式的不足從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角度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種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構想,但是這種構想區(qū)別于國外廣泛應用的綜合處理系統(tǒng)概念,而是指通過分選等預處理技術把不同垃圾組分進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處理單元,這些處理單元集合在一個廠內甚至一條生產線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不同垃圾分別采用適宜的處理方式的目的,為了便于區(qū)分,本文稱其為綜合處理工藝(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根據綜合處理工藝采用預處理技術的不同,可以分為預分選合處理工藝、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預消解綜合處理工藝等,其中前者一般采用物理分選技術,經過多次分選將垃圾分為幾類,其分類類別根據后續(xù)處理工藝確定,而后兩者雖然也有一些分選步驟,但是其預處理技術核心為堆肥或消解。此外,綜合處理工藝的能量回用和自給也是其研究方向之一,為了便于說明,本文稱其為能量自給綜合處理工藝。

預分選綜合處理工藝是指利用物理分選技術把混合垃圾中的不同組分按處理目的進行分離,使不同組分分別進行處理,這也是應用最多的綜合處理工藝,研究重點集中在分選系統(tǒng)[10]。它面臨的問題有:一是我國生活垃圾實行混合收集,在發(fā)達國家由產生者進行的分類工作不得不由廠內的分選系統(tǒng)完成,分選系統(tǒng)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很大;二是目前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處理規(guī)模均較小,焚燒量和填埋量也很少,在這種情況下,相對于單一焚燒或填埋,綜合處理如何實現(xiàn)經濟上的比較優(yōu)勢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堆肥過程可以降低生活垃圾的有機物含量和含水率,因此可以把堆肥過程作為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tǒng)的預處理步驟。對焚燒而言,經堆肥處理后垃圾易于燃燒,熱效率高,產生的有害氣體量較??;對填埋而言,經堆肥處理后減少了填埋量,降低了滲濾液的產量和處理難度,減少了填埋氣的排放[11]。雖然堆肥預處理對于綜合處理工藝具有明顯的益處,但是尚未有深入研究,更沒有投入運行的工程項目,此外,堆肥預處理工藝還存在成本高、堆肥時間長、周邊環(huán)境差等缺點。預消解綜合處理工藝與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類似,相對于堆肥預處理,消解預處理的最大優(yōu)勢是可以減少堆肥的時間,其環(huán)境影響也較小,但是成本更高。

能量自給綜合處理工藝也是一種結合多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工藝,它以系統(tǒng)能量的完全自給為目標[12],因此與垃圾焚燒廠的余熱利用系統(tǒng)不同。系統(tǒng)中的能量一般來自焚燒系統(tǒng)產生的熱能或電能,也可以利用厭氧發(fā)酵產生的沼氣產熱發(fā)電。國內一些研究者已經提出了一些設想,但是缺乏對系統(tǒng)能量流的深入研究和經濟性分析,而且由于現(xiàn)有技術能源利用效率較低,尚不能利用垃圾自身的能量解決工藝過程的高能耗問題,實際生產中難以實現(xiàn)。

總的說來,十多年來大多數這類綜合處理研究還停留于簡單的構想階段,缺乏系統(tǒng)化的深入研究,對綜合處理工藝的組織特性、環(huán)境特性、經濟特性等內容基本沒有涉及,對于分選垃圾區(qū)別于混合垃圾進行焚燒、填埋的特性也沒有研究。工程實踐中,我國目前運行的綜合處理廠很少,規(guī)模也不大(處理量一般小于300 t/d),而且限于分選工藝與填埋、焚燒和堆肥的結合,噸投資一般在20萬元/t以下。由于這種綜合處理廠整體規(guī)模不大,其中的焚燒量、填埋量都很少,焚燒工藝效果較難控制,二次污染控制較差。其次,這些綜合處理廠大多以堆肥或其它制肥工藝為核心,但由于我國堆肥質量和市場的原因,堆肥處理在很多地區(qū)面臨困境,這也影響到綜合處理廠的運行效益。另外不同區(qū)域在自然條件、經濟實力、社會發(fā)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等方面存在差異,適用的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也有所不同,而目前有些地區(qū)盲目照搬發(fā)達國家和其它地區(qū)的經驗,使得部分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由于這些原因,這類綜合處理技術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3 綜合處理的發(fā)展趨勢

對于國內提出的綜合處理工藝(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雖然現(xiàn)有項目的投資成本較低,但其處理規(guī)模小,運行費用高,二次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雖然垃圾處理的能量回用是資源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系統(tǒng)的能量自給從目前的技術水平看來難以實現(xiàn)。從生活垃圾處理的經濟性分析,這種“小而全”的綜合處理工藝難以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和廣泛的推廣。

發(fā)達國家生活垃圾處理的歷史和經驗說明,源頭分類(產生者分類)是最經濟有效的垃圾分類手段,在此基礎上建立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tǒng),并通過數學模型優(yōu)化設置各種收運處理設施、分配車輛和垃圾物流,可以實現(xiàn)城市生活垃圾的低成本、高效率管理,并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生活垃圾的資源化。雖然我國目前普遍采用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模式,但分類收集對于垃圾處理、資源回收等的重要意義已經得到了廣泛認知,全國很多大中城市開展了分類收集的試點工作,并制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規(guī)劃。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的完善,分類收集和綜合處理系統(tǒng)將互相促進,得到更為廣泛的推廣。

在這一前提下,深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特性、運行規(guī)律,提煉總結適應我國現(xiàn)階段及發(fā)展需要的系統(tǒng)模型和優(yōu)化方法,將大大提高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水平。我國目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基于這一前提,利用數學方法優(yōu)化不同處理設施的數量和選址,優(yōu)化生活垃圾物流在不同處理設施之間的分配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 益.國外垃圾處理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見:張 益,陶 華主編. 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106~114

2 Barlishen K D, Baetz B W.Development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1996,14(1):71~86

3 Everett J W.Optimal regional scheduling or solid waste systemsⅠ:mode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996,122(9):785~792

4 Modak A R,Everett J W.Optimal regional scheduling of solid waste systems Ⅱ:model solu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SCE,1996,122(9):793~799

5 郭廣寨,陸正明,石 峰.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置系統(tǒng)的選擇.上海環(huán)境科學,2001,20(1):37~40

6 陳紹偉,郭廣寨,陸正明.模糊數學決策法的改進及在生活垃圾處理方式評價中的應用.上海環(huán)境科學,2002,21(7):426~428

7 陳炳祿,王志剛,陳新庚.廣州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優(yōu)化.上海環(huán)境科學,2000,19(11):511~515

8 劉常青,陳健飛.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及規(guī)劃.資源科學,2003,25(4):68~72

9 陳炳祿,王志剛,陳新庚.廣州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優(yōu)化.上海環(huán)境科學,2000,19(11):511~515

10 劉克鑫.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實踐與探討.見:張 益,陶 華主編.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北京:化工出版社,2002.253~258

11 陳朱蕾,黎小保,周 磊,等.堆肥化技術對生活垃圾預處理效果的研究.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2004,12(1):11~13

第8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關鍵詞:城市 生活垃圾 填埋場建設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城市的建設加快,城市垃圾的問題日益突出,城市垃圾填埋法由于成本低、技術相對簡單、處理迅速,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垃圾處置方式。

1 垃圾填埋場的選址

1.1垃圾填埋場不應設置的地區(qū)

1.1.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補給區(qū);

1.1.2 洪泛區(qū)和泄洪道;

1.1.3 填埋庫區(qū)與污水處理區(qū)邊界距居民居住區(qū)或人畜供水點500m以內的地區(qū);

1.1.4 填埋庫區(qū)與污水處理區(qū)邊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內的地區(qū);

1.1.5 填埋庫區(qū)與污水處理區(qū)邊界距民用機場3km以內的地區(qū);

1.1.6活動的坍塌地帶,尚未開采的地下蘊藏區(qū)、灰?guī)r坑及溶巖洞地區(qū);

1.1.7 珍F動植物保護區(qū)和國家、地方自然保護區(qū);

1.1.8 公園,風景、游覽區(qū),文物古跡區(qū),考古學、歷史學、生物學研究考察區(qū)。在實際選址過程中,應避開上述地區(qū)。

1.2環(huán)境地質條件。垃圾填埋場類型根據場址地形分為山谷型、平原型、坡地型。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填埋場影響周圍環(huán)境最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對場址的勘察過程中,應重點注意環(huán)境地質條件。在選址的各項主要條件中,以其重要性為評判依據,對滲濾液可能產生滲漏等不利條件也要做出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補救措施。

2 垃圾場滲濾液的處理

2.1.垃圾滲濾液的產生及主要特點

2.1.1垃圾滲濾液的產生。垃圾滲濾液的產生受多種因素影響,不僅水量變化大,而且變化無規(guī)律性,其來源主要有:①垃圾自身含水及從大氣和雨水中的吸附量。②垃圾降解生成水。③地下潛水的反滲。④大氣降水。其中由大氣降水形成的滲濾液占總量的絕大部分。因此我們在研究滲濾液處理的同時,也要關注影響其產生量的各種主要因素,如大氣降水強度、頻率,地下水的流向、流速、位置,地表地形、頂蓋材料,溫度、風、濕度、植被、太陽輻射等。

2.1.2垃圾滲濾液的主要特點:①滲濾液水質極為復雜,污染物種類繁多、危害大。滲濾液中不僅含有耗氧有機污染物,還含有重金屬和植物營養(yǎng)素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及生物污染物,如病菌、蟲卵等。②污染物濃度大,變化范圍大。垃圾填埋滲濾液的CODCr、BOD5、總氮、氨氮、堿度、硬度、重金屬污染濃度都很高,且變化范圍大。③水質水量的明顯變化性:a.滲濾液的產生量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雨季明顯大于旱季;b.污染物組成及其濃度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如平原地區(qū)填埋場干冷季節(jié)滲濾液的污染物組成和濃度較低;c.污染物組分及其濃度與填埋年限有關,如填埋層各部分物化和生物學特征及其活動方式都不同。④滲濾液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微生物營養(yǎng)元素比例嚴重失調。另外重金屬元素、氨氮等物質含量過高,使得微生物營養(yǎng)元素比例失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2.2.滲濾液處理方法及其分析

2.2.1物理化學法。包括吸附、化學混凝沉淀、密度分離、化學氧化、化學還原、離子交換、膜滲析、氣提、濕式氧化、消毒等法。光催化氧化和電化學技術的應用是滲濾液污染化學控制的新發(fā)展。與生物法相比,物理化學法不受水質水量變動的影響,出水水質穩(wěn)定,但是處理成本高,在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上不適于大量滲濾液的處理。

2.2.2 生物法。又分為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和厭氧D好氧組合法。①厭氧處理。厭氧生物處理方法有厭氧生物濾池、厭氧接觸池、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厭氧穩(wěn)定塘及分段厭氧硝化等方法。②好氧處理。滲濾液好氧處理法可有效降低BOD、COD和氨氮,以延時曝氣法應用最多;活性污泥法因其費用低、效率高而得到最廣泛的引用;曝氣穩(wěn)定塘體積大,有機負荷低,但因其工程簡單,在土地易征的地區(qū)經濟適用;生物膜法具有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的優(yōu)點。③厭氧D好氧處理。厭氧D好氧處理垃圾滲濾液在我國已有很多工程實例:廣州大田山采用UASB-生物接觸氧化-氧化塘-絮凝沉淀工藝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填埋場土壤改良和生態(tài)恢復

3.1 垃圾場土壤改良。填埋場復墾工程是利用人工添加新土的肥力,恢復作物的生產能力,是實現(xiàn)填埋場地農業(yè)再利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復墾工程技術的主要內容是土壤改良、植被品種篩選、土壤的侵蝕控制和垃圾壩(或副壩)邊坡的穩(wěn)定。土壤改良主要通過綠肥或有機肥料,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理化性狀。復墾中土壤侵蝕控制可利用“侵蝕被”(如木屑、聚丙烯纖維、稻草、麥稈等編制成),鋪設在土壤表面,植被自然穿越“侵蝕被”生長。填埋場邊坡在復墾時注意的是利用塑料三維柵格鋪設在易侵蝕的邊坡地帶,控制水土流失,有效抑制滑坡等災害發(fā)生。

3.2 垃圾場植被恢復。在處理站、沼氣處理設施等污染物濃度高的地段周圍,應選擇有較強抗性、較好凈化空氣能力的樹木。在道路兩旁則選用樹形高大美觀、生長迅速、易管理并有一定吸污能力的樹種。在行政生活福利區(qū)可選擇樹形美觀、有觀賞價值的喬木或灌木,同時可栽培一些抗性弱和敏感性強的監(jiān)測植物。

4 城區(qū)垃圾處理及工程建設的對策

4.1應給予城區(qū)垃圾處理以相應的地方法規(guī)支持。各地政府應因地制宜出臺一些鼓勵垃圾處理的地方性規(guī)范,制定“鎮(zhèn)規(guī)民約”,提高全民的環(huán)保意識,建立環(huán)保監(jiān)督、衛(wèi)生管理機構。認真落實“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借鑒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經驗,采取“專業(yè)管理,社會化服務”的模式,保證垃圾處理的持續(xù)性發(fā)展。

4.2 積極擴大垃圾處理的經費來源渠道、創(chuàng)新經營方式。在垃圾站的建設投資上,目前各地主要有政府撥款、政府和民間企業(yè)共同投資,民間企業(yè)投資者經營、民間企業(yè)直接投資建設三種融資方式,各個城區(qū)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采用這幾種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垃圾站的運行費用可由城區(qū)各單位、團體、工商戶和居民繳納垃圾處理費來解決。在垃圾站的運營方式和處理費用上,可將運營權交給投資人,讓投資人經營管理,充分體現(xiàn)“誰投資,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

4.3垃圾處理應追求環(huán)保效益的最大化。城區(qū)的垃圾處理應以投資省、工藝成熟達標、節(jié)能節(jié)耗、操作簡單為原則。城區(qū)垃圾處理站可采用“垃圾分揀DD回收可利用物DD垃圾堆肥DD篩上物焚燒”的綜合工藝。垃圾堆肥處理通過發(fā)酵滅殺病菌、病毒、寄生蟲等,將垃圾處理成有機肥料或土壤改良劑,還原于大自然,既可以節(jié)約大量土地,減少二次污染,又可獲得一定經濟效益。這樣處理垃圾體現(xiàn)了效益最大化原則,是真正地把垃圾作為了一種資源來加以利用。

總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是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實現(xiàn)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也是關系民生的一項基礎性公益事業(yè),應重視垃圾填埋場的建設質量,確保垃圾填埋場項目規(guī)范建設、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第9篇:垃圾填埋的方式范文

【關鍵詞】農村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滲漏

1引言

對生活垃圾的處理中,衛(wèi)生填埋無疑是占據了最大份額。從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填埋工作大約就占到了70%,在發(fā)達國家的運用是極其頻繁。比如說:1991年的英國和意大利在對垃圾的衛(wèi)生填埋處理達到了總處理量90%左右,很多國家的環(huán)保局也都詳細的制定了填埋場的設計、施工、檢測等等標準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我國在此方面所運用的不廣泛,尤其是在農村,畢竟農村盡管近幾年發(fā)展形式很不錯,但與城市條件相比較之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填埋工作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中就會存在著某些問題,而其中,滲漏問題則是最為嚴峻的一種類型。

2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

2.1生活垃圾的概念及分類

生活垃圾指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或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而產生的固體廢物,和法律、行政法規(guī)所規(guī)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種類。而目前較為常見的處理方法就是:綜合利用、焚燒、衛(wèi)生填埋和堆肥。

2.2生活垃圾的危害

首先垃圾會占用我們寶貴的土地資源,嚴重影像農村的生產和生活。且還會破壞植被表面,影響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平衡;生活垃圾自身含有各種有害物質,如果處置不當或是疏漏就會使得其直接污染土壤和空氣及水源;同時生活垃圾還包括大量的微生物,而這恰恰也是細菌、害蟲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從而會嚴重的危害的人體健康。

2.3衛(wèi)生填埋概念及工作原理

衛(wèi)生填埋又稱為固體廢物“最終處置”或“無害化處置”,指的是對城市垃圾和廢物在衛(wèi)生填埋場進行的填埋處置。其處理方法是為了有效的防止垃圾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同時也達到了被處置廢物與環(huán)境最大限度的隔絕。一般歸為陸地處置和海洋處置。

衛(wèi)生填埋的工作原理就是采取防滲、鋪平、壓實等方式將垃圾埋入低下,經過長期化學作用和生物作用等使其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同時對氣體、蠅蟲等進行治理,從而將最大程度的降低生活垃圾所帶來的危害。且根據我國農村地理條件等情況來看,衛(wèi)生填埋法是相對于適合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

在衛(wèi)生填埋設計中包括地下水導排系統(tǒng)、防滲系統(tǒng)、滲濾液收集導排系統(tǒng)、環(huán)境監(jiān)測設施等。而其中最易存在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在防滲系統(tǒng)和滲濾液系統(tǒng)中,一旦填埋場出現(xiàn)了滲漏問題,那么垃圾產生的有害氣體和物質等都會隨空氣和土壤等進入人們的生活,從而造成嚴重的危害。

3農村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滲漏問題的影響因素

3.1淋瀝液面高度

在填埋體的淋瀝液面高度對于衛(wèi)生填埋場的穩(wěn)定性影響很大,而我國的填埋場普遍都存在該現(xiàn)象,尤其是在農村等偏遠地區(qū),經濟條件和設施設備等都不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的情況下,情況更是嚴峻。而新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中與國際“生活垃圾填埋場應建設滲濾液導排系統(tǒng),該導排系統(tǒng)應保證在填埋場的運行期內防滲襯層上的滲濾液深度不超過30cm”的規(guī)定,都可以看出,淋瀝的產生、收集和導排等都是衛(wèi)生填埋滲漏問題的影響因素。

3.2滲濾液

垃圾滲濾液主要來自于垃圾本身、發(fā)酵過程、浸泡而產生的廢水。而滲濾液中所含的污染物濃度非常之高,成分復雜,水質惡劣。而在農村環(huán)境中,由于技術比較落后,更新?lián)Q代較慢,所以滲濾液的COD濃度高達幾萬,且附有高濃度的氨氮,從而就造成了滲濾液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一旦滲濾液系統(tǒng)沒有及時更新或監(jiān)測,就會造成不可設想的后果。

4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的滲漏方法

4.1完善滲濾液處理方法

⑴由于滲濾液水質復雜,因此再對其進行處理過程中也加大了難度。目前國內還沒有較為完善的處理方法。如今主要的處理方式就是:一是與農村污水合并處理,將其就近引入到污水處理廠中,與污水合并進行處理;二是采用滲濾液回灌技術,用適合該農村環(huán)境的放啊將衛(wèi)生填埋場底部所收集到的滲濾液從其覆蓋表面或下部重新灌入填埋場;三是直接由滲濾液處理廠處理,主要使用的方法就是生物法好物理化學法。

⑵處理工藝:一是活性炭吸附法,主要勇于去除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金屬離子等,一般適用于水量和有機負荷的變化。該方法的管理簡便,設備緊湊;二是化學氧化法,其方法可以分解滲濾液中難降解的有機物,從而提高廢水的生物降解能力。其中高級氧化技術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了處理滲濾液的工作中。

4.2合適選用防滲材料

目前防滲材料主要有天然防滲材料和人工防滲材料兩種形式。人工防滲方法是使用防滲材料將衛(wèi)生填埋場庫區(qū)進行場底及邊坡鋪蓋,使得填埋庫區(qū)形成一個封閉的水系,并用防滲材料阻隔滲濾液的滲漏。目前常用的防滲材料主要有高密度聚乙烯膜、鈉基膨潤土等。

⑴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防滲層:該材料是一種高性能防滲材料,能隨著一定的拉力而伸長變形,且適應一定的地基不均與沉降。具備較好的抗微生物侵蝕和抗化學腐蝕能力。同時對于外界溫度、紫外線等氣候環(huán)境有較好的適應能力。其特點是:機械強烈好、耐熱性高、延伸率良好、抗紫外線。

⑵鈉基膨潤土防滲層:是一種以鈉基膨潤土為原料,進一步加工成防水板材的防滲材料。將其鋪在衛(wèi)生填埋場的底部,形成一種防滲性能連續(xù)的防滲層,從而就可以起到滲濾液外滲的作用。

在農村環(huán)境中,比較建議使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作為防滲材料,因為除了自身特點外,它還具備以下幾個優(yōu)勢:防滲效果可靠,與膨潤土板防滲能力相比,高出了4個數量級;在衛(wèi)生填埋場的施工建設中,鋪設該防滲層比較容易;其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抗刺穿能力等性能都高于其他的防滲材料;接縫強度高,在運輸過程和保存管理方面較方便;通過焊接與鋪設的質量控制,能夠有效的控制其滲漏污水量。因此使用該防滲材料能夠有效的將其滲漏問題止于根本。

5結束語

為了能讓農村建設的更好,發(fā)展的更快,解決好農村生活垃圾是非常重要的,而針對農村環(huán)境和經濟狀況,就需要找到一種投資少、成本低、無二次污染的處理工藝,然后充分利用農村本身的自然資源等,根據自身生活垃圾成分及實際情況來合理的選擇處理模式,從而有效的防止其衛(wèi)生填埋場發(fā)生滲漏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建杰,瞿想蘭.農村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技術問題的探討.《中國農業(yè)信息》.2013.

[2]代國忠,殷琨. 生活垃圾填埋場防滲漿材配制與成墻工藝研究.《冰川凍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