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色综合网,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japanese乱熟另类,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公益營銷的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益營銷的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公益營銷的案例

第1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關鍵詞:高校檔案管理;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7-0023-02

在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檔案管理員不但要努力維護高校檔案的真實性、系統性以及完整性,還要善于運用檔案管理為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及學校的管理水平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幫助高校決策者進行下一步的正確決策。作為高校管理員,要善于與時俱進,逐步改變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推進高校檔案管理工作進程。

一、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不規(guī)范,檔案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盡管很多高校對院校的檔案管理工作重視程度已經增強,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有些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機制以及管理手段還存在著與高校事業(yè)不適應的部分。有些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還沒有真正納入科學管理以及法制管理的軌道,在檔案管理中還缺乏一定的規(guī)范[1]。而部分高校的檔案基礎設施建設尚有不足,不能適應現代化管理需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已經逐步走進信息化時代。但是一些學校的檔案管理工作不管是從系統數據處理形式,還是從檔案的功能實現程序都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功能。

2.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的重視程度不夠,檔案信息的利用率不高。有些高校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認為檔案管理工作不過是簡單的歸檔,只要把檔案歸好就可以。對于檔案管理為學校的教學以及科研工作所能做出的貢獻認識不到,有些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甚至檔案意識淡薄,造成已經完成的檔案歸檔材料缺失。而檔案管理人員多為兼職或者頻繁更換,檔案管理人員的參差不齊使得檔案管理工作難為院校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服務。而很多院校盡管已經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但是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缺乏對檔案信息的深層次研究和開發(fā),檔案的檢索效率不高,不能使高校檔案充分利用起來。檔案管理人員也缺乏系統的專業(yè)培訓,專業(yè)素質有待加強。

二、關注教學檔案管理的價值,讓檔案管理真正為教學服務

1.關注教學檔案管理的價值,提高教學檔案的利用率。高校教學檔案來源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當中,不但記錄著高校教學進程以及教學研究的發(fā)展,而且為高校的教學管理提供了考查憑證,在高校教學改革以及教學研究工作中可以為宣傳教育或者進一步進行教學科研提供可靠的憑據。作為高校檔案管理人員,應該關注教學檔案管理的價值,提高教學檔案的利用率,讓高校教學檔案真正服務于高校的教學。高校檔案管理人員要促發(fā)教學檔案的主導地位,讓教學檔案可以服務于教學評估,幫助高校管理人員制定辦學方針,做好層次定位、目標定位以及師生的教與學。一方面,高校管理者要在全院開展檔案管理動員,讓全校教職員工都在經歷教學活動資料形成、收集、整理的過程當中將已經具備的資料歸檔,不但要讓教職工上交電子檔案,還要注意到紙質檔案的搜集整理工作[2]。

2.讓高校教學檔案真正為教學服務。教學檔案的建立,不僅僅為為了記錄已經完成的教學過程,更重要的是教學檔案的價值要充分發(fā)揮出來。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學改革與實踐信息在教學檔案中都有所反映,不但在教學評估中教學檔案的使用率非常頻繁,就是在教師的課題研究中教學檔案也被大范圍、大數量地利用。因此,高校檔案管理者可以利用電子網絡建立檔案檢索一點通,通過目錄、計算機等檢索工具可以將需要的教學檔案認真仔細逐一查閱。在這個基礎上,檔案管理人員也要加強和建立教學檔案的二級管理體系,將二級院校提供的反映教學活動的具體資料如學生考試試卷及教師分析的材料、畢業(yè)論文等進行及時的歸檔整理。需要存放在院校檔案室的要及時移交歸檔,不需要的可以按照要求存放在二級院校檔案室,并進行歸檔整理。

三、規(guī)范檔案管理工作,提高專兼職檔案員整體素質

1.提高專兼職檔案員的整體素質。在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不難發(fā)現,檔案管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良莠不齊。有些檔案管理員是因為年齡大了就調到檔案管理處工作,有些檔案管理人員不擅長使用信息化管理,還有些檔案管理人員盡管業(yè)務素質較為過硬,但是對于檔案的再利用認識不到位,致使教學檔案只能存放在檔案室里不見天日。當一線教學人員需要教學檔案進行相關的課題研究的時候,有些檔案管理者不能準確及時地找到相關的檔案資料。專兼職檔案員的整體素質制約著院校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因此提升檔案管理員的專業(yè)素質迫在眉睫。首先,院校要為檔案管理人員提供專門的繼續(xù)教育平臺,讓檔案管理者掌握電子檔案的管理工作,并在這個基礎上讓檔案管理者充分挖掘教學檔案的研究價值[3],加大教學檔案的宣傳管理工作,讓檔案室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讓教學檔案真正為教學科研服務。要穩(wěn)定頻繁更換的檔案員隊伍,讓專兼職檔案管理人員能夠在檔案管理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努力提高檔案意識和檔案業(yè)務素質。

2.規(guī)范檔案管理工作,為院校整體教學工作保駕護航。檔案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與否直接決定著教學檔案的利用率,高校的檔案部門不但要承擔檔案管理人員的業(yè)務指導和監(jiān)督的職責,還要規(guī)范檔案人員的檔案管理工作。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日常檔案管理,要針對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崗位大練兵,讓檔案管理人員熟悉檔案管理的每一個步驟,改變手頭有什么歸什么現象,讓教學檔案管理真正走入規(guī)范化、系統化,使專兼職檔案員收集教學活動中形成的材料比任何時候都要仔細齊全,讓檔案部門與各職能部門開展檔案工作更和諧,更協調。對在檔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實際困難,院校也要協同相關科室?guī)椭鉀Q,讓檔案管理盡可能地滿足每一位利用者的需求。對檔案情況不是很了解的檔案利用者在查找相關的教學檔案材料的時候,檔案管理者要及時向檔案利用者介紹,滿足檔案利用者的正確需求。

3.建立檔案工作考核機制,強化檔案工作的監(jiān)督指導工作。院校也要及時對檔案管理進行定期檢查、考核,引導檔案管理向制度化方向發(fā)展。在這個基礎上,針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某些得過且過的現象,要消除檔案管理人員的消極情緒,在評職選模上也要有相應的規(guī)定,明確提出在檔案管理工作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可以加入評優(yōu)選模行列。學校要建立部門立卷歸檔的考核制度,制訂院校檔案管理工作的考核的具體細則。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高校檔案部門平時要按要求進行監(jiān)督指導,定期進行檢查或抽查,每年考核評比一次,并將檔案工作的考核結果與學校年終的部門和崗位考核掛鉤,進一步規(guī)范院校和二級學院以及職能部門的檔案管理[4]。

四、創(chuàng)新教學檔案管理工作,加大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

1.創(chuàng)新教學檔案管理工作。高校檔案管理在形成檔案管理體系機制的基礎上要創(chuàng)新教學檔案管理工作,讓教學檔案管理能夠積極推進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發(fā)展。檔案管理人員在學習檔案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要強化自身的電子檔案應用技能,善于運用現代化管理技術和先進技術設備,提高管理水平,跟上辦公自動化步伐。檔案管理人員要明確檔案管理的作用,熟悉每種檔案在高校管理中的位置,在進行原始歸檔的時候要將檔案資料收齊,對缺少的資料要聯系相關人員進行補齊,確保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對科研作用較大的教學檔案,需要進行分門別類,發(fā)現問題要及時解決。隨著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檔案管理也要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檔案管理方式,讓檔案管理能夠跟得上教學改革的步伐。對紙質文檔,要進行細化,方便查詢;對電子文檔,要強化目錄索引功能,讓不同檔案資料需求的人員能夠迅速查找到需要的檔案資料。對重要的錄像帶、錄音帶、照片等要做好備份,確保電子文件的萬無一失。

2.拓寬教學檔案的信息資源收集范圍,加大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在教學檔案管理工作中,檔案管理人員的檔案搜集管理工作隨著高校的擴招變得豐富而寬廣。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不但要搜集院校教學工作的相關檔案資料,還要搜集來自學生社區(qū)甚至是與學校聯合辦學的企業(yè)的相關檔案資料[5]。對搜集到的檔案資料,要根據保密性原則,對院校相關人員有選擇的開放。對重要的教學檔案可以根據專題制作專題材料,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推進檔案網絡管理,將封閉性的檔案管理實現資源共享。檔案管理人員要與學校的教學一線人員加強溝通,主動出擊,為教學人員提供可用的教學檔案,將檔案中包含的教學信息傳遞給給學校領導及有關職能部門,為領導者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把檔案信息及時傳遞給教學科研人員,以促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等。

總之,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不僅需要院校相關領導協同解決,還需要檔案管理人員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檔案管理素質,讓教學檔案管理真正為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服務。作為院校專兼職檔案員,要在院校提供的各種平臺中開展繼續(xù)教育,提高整體專業(yè)素質以及個人專業(yè)素質,以適應新時代對檔案員的要求。不但要規(guī)范檔案管理工作,關注教學檔案管理的價值,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檔案管理工作,加大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讓檔案管理真正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玉武.淺談高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才智,2011,(12).

[2]耿曉梅.關于實現學校檔案有效管理利用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1,(06).

[3]徐薇.談職業(yè)學院檔案工作建設[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9).

第2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關鍵詞] 腸內營養(yǎng)液;谷氨酰胺;重癥監(jiān)護患者;腸道黏膜屏障;免疫功能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6)09-11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dosage of glutamine(Gln) on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s and immune functions of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Methods 150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in a certain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low dose group received the therapy of routine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 low dosage of Gln, and the dosage of Gln was 0.3g/(kg?d), the high dose group received the therapy of strengthened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 high dosage of Gln and corresponding nutrient fluid infusion nursing care, the dosage of Gln was 0.6g/(kg?d)[1],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rengthened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out Gln. Two weeks after nutritional supporting intervention, the variations of diamine oxidase, Gln levels, immune proteins,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immune index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immune proteins(IGA, IgG, IgM)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CD3+, CD4+/CD8+) immune indexes of patients received the therapy of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with Gln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gh dose group’s index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low dose group, when pairwise compared, P

[Key words] 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Glutamine; Intensive care patient;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Immune function

臨床研究證實,患者在應激狀態(tài)下,谷氨酰胺是腸道黏膜細胞的唯一能量來源,在腸道修復的過程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4]。重癥監(jiān)護患者的谷氨酰胺消耗量和需求量都顯著升高,尤其對于應激狀態(tài)下的患者。此時機體需要從外界補充谷氨酰胺,故谷氨酰胺雖被傳統的認為是一種非必需氨基酸,但現被認為是一種條件氨基酸[5-6]?,F就我院收治的重癥監(jiān)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谷氨酰胺加入到腸內營養(yǎng)液中對腸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我院重癥監(jiān)護室住院,納入標準為;(1)無法或可能無法經口攝食>5d或較長時期經口攝食不足;(2)意識障礙或吞咽困難。(3)營養(yǎng)不良者體質指數

將符合入選條件的150例重癥監(jiān)護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3組:高劑量組、低劑量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

低劑量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6~74歲,平均(58.1±3.6)歲,體重48~72kg,平均(60.3±5.1)kg,慢性健康狀況評價系統Ⅱ(APACHEⅡ)評分為(16.52±4.68)分,感染相關的器官功能衰竭(SOFA)評分為(5.54±1.23)分。

高劑量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36~74歲,平均(59.2±3.5)歲,體重49~72kg,平均(60.8±5.8)kg,慢性健康狀況評價系統Ⅱ(APACHEⅡ)評分為(16.83±4.71)分,感染相關的器官功能衰竭(SOFA)評分為(5.62±1.79)分。

對照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齡33~76歲,平均(58.7±3.7)歲,體重48~71kg,平均(60.0±5.4)kg,慢性健康狀況評價系統Ⅱ(APACHEⅡ)評分為(16.29±4.86)分,感染相關的器官功能衰竭(SOFA)評分為(5.81±1.76)分。

各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組患者均在營養(yǎng)支持干預前,由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等對其進行營養(yǎng)評測,根據測評的結果按照Harris-Benedict公式[5]計算患者的基礎能量消耗,再將其分別乘以活動系數、應激系數和體溫系數等常數,最終確定營養(yǎng)的目標攝入量。

低劑量組患者給予添加低劑量谷氨酰胺的常規(guī)腸內營養(yǎng)液。在溫水中溶解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的量為0.3g/(kg?d)],根據患者不同年齡,不同情況,調整滴液速度,一般以每小時20~30mL的量經由鼻胃管滴入,營養(yǎng)液的滴入過程由護士進行操作觀察,登記患者的反應情況。在滴入過程中護士對患者的腸道耐受情況進行觀察,如無明顯胃腸不耐受現象(如惡心、反流、腹瀉等)可以逐漸增加腸內全營養(yǎng)液,通過調節(jié)滴注的速度(從20~30mL/h過渡到80~100mL/h),逐步達到患者目標總熱量?;颊咴跔I養(yǎng)支持兩周后,由護士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送檢驗科檢測各項指標,并做好登記。

高劑量組患者給予添加高劑量谷氨酰胺的強化腸內營養(yǎng)液,具體操作同上,谷氨酰胺的量為0.6g/(kg?d)。對照組患者給予普通腸外營養(yǎng),將混合營養(yǎng)液(糖脂比為3∶2,氮源是復方氨基酸溶液)由中心導管內輸入,同時補充水分、電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當患者的生命體征穩(wěn)定且胃排空功能正常的時候,可以逐漸向腸內營養(yǎng)過渡,但始終不添加谷氨酰胺。

1.3 觀察指標

測定3組患者給予營養(yǎng)支持干預兩周后的二胺氧化酶(DAO)、谷氨酰胺(Gln)水平以及免疫蛋白(IgA、IgG、IgM)與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等免疫指標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3組重癥監(jiān)護患者經過營養(yǎng)支持干預后的DAO、Gln IgA、IgG、IgM、CD3+及CD4+數據均為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腸道黏膜屏障評價

給予營養(yǎng)支持干預兩周后的DAO、Gln的水平,如表1所示,與對照組比較,低劑量組以及高劑量組的DAO和GLn數據均具有明顯優(yōu)勢(P

2.2 腸道免疫功能評價

免疫蛋白(IgA、IgG、IgM)與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免疫指標的變化情況,如表2所示,低劑量組IgA、IgG和CD3+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IgM和CD4+/CD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高劑量組與對照組對比IgA、IgG、IgM、CD3+、CD4+/CD8+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腸道是機體最大的細菌和毒素采集地,腸道黏膜更是機體抵御細菌侵襲的重要屏障,由于重癥監(jiān)護患者通常會因創(chuàng)傷、感染、缺氧或者應激等多種因素造成腸道黏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屏障功能受損、免疫功能抑制等情況,可能引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進而導致患者發(fā)生死亡[7-9]。研究認為高齡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腸內營養(yǎng)并加強護理工作,有利于高齡患者術后的恢復[10-12]。

谷氨酰胺是機體中含量最為豐富的非必需氨基酸,應激狀態(tài)下,谷氨酰胺是條件必需氨基酸,可以為腸道黏膜細胞提供能量,而且危重患者通過腸內營養(yǎng)支持可以減輕免疫功能抑制,經谷胺酰胺強化后這種作用會加強,也可減輕患者應激反應,炎癥反應,改善胃腸功能,防止腸源性感染發(fā)生,還能在腸道修復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13]。

在對患者添加谷氨酰胺腸內營養(yǎng)液的同時,相應的護理措施必不可少。在給予患者添加谷氨酰胺腸內營養(yǎng)液中,同時需要采取相關的護理措施,包括提前告知患者做好進行腸內營養(yǎng)的心理準備,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詳細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問,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典型病例,以增強患者信心。輸注營養(yǎng)液過程中要注意營養(yǎng)液輸注速度以及溫度,務必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輸注時,將患者頭部抬高30°~45°。要保證腸內營養(yǎng)管通暢,定期用生理鹽水沖洗管道,因營養(yǎng)液含有蛋白質和糖類,這容易導致細菌的繁殖,因此每瓶營養(yǎng)液輸注時間控制在8h之內,若開瓶后暫時不使用,應將營養(yǎng)液放置于冰箱內保存。

腸道是危重癥患者應激反應的中心器官之一,其對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營養(yǎng)功能都有重要作用。二胺氧化酶來源于腸黏膜,外周血中的二胺氧化酶活力是反映小腸黏膜的完整性及其修復程度的主要指標[14],在本文中將其作為判斷腸黏膜屏障功能的敏感指標。本研究觀察表明,危重患者采用不同的腸道營養(yǎng)支持干預后,在腸內營養(yǎng)液中加入谷氨酰胺的兩組患者二胺氧化酶水平顯著高于沒有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單純腸外營養(yǎng)的患者,說明經過臨床觀察谷氨酰胺對于保護腸道黏膜屏障作用效果顯著。通過扭轉和預防腸黏膜萎縮,維護腸道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降低腸黏膜的通透性[15]。而比較三組患者的各項免疫性指標可見,在腸內營養(yǎng)液中加入高劑量谷氨酰胺的患者多項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加入低劑量谷氨酰胺的患者和腸外營養(yǎng)的患者,證實了其在增加淋巴細胞總數、改善機體免疫狀況等方面的優(yōu)越性[16]。

本次研究中,高劑量組重癥監(jiān)護患者經過給予添加高劑量谷氨酰胺的強化腸內營養(yǎng)液,并在營養(yǎng)液輸注過程中,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措施后,效果顯著,高劑量組重癥監(jiān)護患者兩周后的DAO和Gln水平分別為(2.53±0.32)U/mL和(2.35±0.60)U/mL,明顯高于低劑量組和對照組患者,而且,兩周后3組患者的免疫學各項指標對比,高劑量組患者各項指標數據均優(yōu)于低劑量組和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對重癥監(jiān)護患者采用在腸內營養(yǎng)液中加谷氨酰胺并采取相應護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其腸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且添加高劑量的谷氨酰胺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Peter Ftirst.上市的整蛋白型和短肽型腸內營養(yǎng)制劑中的谷氨酰胺含量[J].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5,13(2):67-69.

[2] 李寧,賴萬強.谷氨酰胺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0,16(6):823-824.

[3] Masafumi PHD,Hideki MD,Yoshiyuki MD,et al.Glutamine stimulates amine acid transport during ischemia-reper fusion in human intestinalepithelial cells[J].J Surg Research,2005,123(1):75-81.

[4] 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腸外腸內營養(yǎng)分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6-20.

[5] Harris-Brnrdict公式在TICU營養(yǎng)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00,2(3):155-156.

[6] 韓維嘉,孫建琴,王一倩,等.含谷氨酰胺的腸內營養(yǎng)改善老年危重癥病人營養(yǎng)與免疫功能的研究[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4,21(1):4-5.

[7] 韓海燕.丙氨酸-谷氨酰胺對危重癥患者腸功能障礙的保護作用[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2):15-16.

[8] 董翠萍.高齡食管癌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臨床護理,2014,6(1):26-27.

[9] 路明.谷氨酰胺對肝硬化患者腸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保護作用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3(2):1-39.

[10] 張琳.含谷氨酰胺的腸內營養(yǎng)與腸外營養(yǎng)對腸癌術后營養(yǎng)狀態(tài)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21):682-685.

[11] Pace CS,Fordyce MW,Franco D,et a1.Anti-CD4 monoclonalantibody ibalizumab exhibits breadth and potency against HIV-1, with natural resistance mediated by the loss of a V5 glycan in envelope[J].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13,62(1):1-9.

[12] Wang J,Lin HS,Liu MY,et a1.Immune reconstitution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J].Chin J Integr Med,2010,16(6):557-564.

[13] 王玉,張泓.靜脈谷氨酰胺雙肽強化的腸內營養(yǎng)對膿毒癥患者臨床指標的影響[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47(11):1333-1336.

[14] 周瑞祥.谷氨酰胺聯合腸內營養(yǎng)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3,33(4):310-313.

[15] 邵峰,楊成剛,劉鑫,等.免疫微生態(tài)腸內營養(yǎng)在合并糖尿病的胃腸道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5):476-479.

第3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案例

自馬年春節(jié)以來,一支主題為《感恩父母,經常陪伴》的公益廣告在安徽、天津、河南、湖北和四川等各大衛(wèi)視聯播,引發(fā)了廣大觀眾的共鳴。該公益廣告由“中國貼膏劑藥業(yè)第一品牌”——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在各大衛(wèi)視以每天30次的頻率播出,倡導子女多花時間陪伴父母,以盡孝心。

據了解,在中國每年有2.3億人背井離鄉(xiāng),為了更好的生活,常年在外打拼,與親人相隔千里,無法陪在父母身邊盡孝。在本地工作的人,也因為工作忙,認為有更重要的事,常常忽略對父母的陪伴。因此,父母對兒女的牽掛,變成了一種說不出的痛,深埋心底。父母對兒女的要求其實不多,只要兒女能多花一點時間陪伴其左右,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與滿足,所以陪伴就是治愈的良方。

為此,該藥企傾情贊助和拍攝了《感恩父母,經常陪伴》的公益廣告,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行動和努力,讓子女對父母的關心和陪伴形成一種常態(tài),讓“有關愛沒疼痛”的愿望成為現實。通過公益營銷撬起消費者的情感支點。

分析

公益搭臺,品牌唱戲

中國自古就是重視孝道的國度,對父母盡孝是國人心中的最深處最敏感的情懷。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作為兒女的我們長年奔波在外,沒有時間照顧父母。同時,也一直在理所當然地消耗父母的給予,認為給父母買點東西、給些錢,就是盡孝,其實,他們更多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僅此而已。“感恩父母,經常陪伴”讓我們真正的理解父母內心無聲的呼喚。

2014年初,該藥企向全社會呼吁大家為事業(yè)生活拼搏奔波的同時,也不要疏忽了對父母的關愛和孝心,提出“感恩父母,經常陪伴”。其實,在整個電視傳統廣告的海洋里,不乏各種產品、各種功能的甚至是非常浮夸的展示和叫賣,讓觀眾在浮躁的廣告海洋中,已經應接不暇,也無暇去鑒別產品的真?zhèn)?。而“感恩父母,經常陪伴”,通過溫情的畫面,父女情深的故事情節(jié),使得關愛的主題如同清風吹進觀眾的內心。

據了解,該公益廣告主要講述了在外工作的女兒回到父母身邊,解除雙親思念之痛的故事。機場惜別、睹物思人、童年回憶、全家團聚,一幕幕平凡卻真摯的場景體現出真實而動人的情感,父母牽掛子女的痛,子女陪伴父母的喜都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少觀眾評價這支廣告讓人鼻尖發(fā)酸、淚盈于睫,看完之后就想拎包回家守著父母。

其實,發(fā)展至今,類似的公益營銷廣告已逐步得到藥企的重視,而公益營銷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工程,貫穿整個營銷環(huán)節(jié)。但要想將其成功實施,必須整合藥企本身的資源,通過具有吸引力和創(chuàng)意性的活動,使之成為大眾關心的話題、議題,成為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并吸引媒體的報道與消費者的參與,使這一事件得到傳播,從而達到提升藥企形象、促進銷售、實現營銷的目的。

創(chuàng)多贏藝術,持續(xù)發(fā)展

同時,公益營銷還是一門多贏的藝術。藥企投身公益事業(yè),公益組織履行了自己的使命,特定群體得到了幫助,藥企獲得經濟上的回報,這是一個“三贏”的局面。尤其是對藥企而言,從“感恩父母,經常陪伴”出發(fā),承擔起社會責任,不但可以在公益平臺上展示藥企存在的終極意義——企業(yè)宗旨,還可以透過其產品實現其品牌遠景和品牌承諾,而受眾始終是消費者,以公益營銷贏取的市場,消費者通常是忠誠度最高的優(yōu)質客戶。雖然,公益行為不能很快地直接地給藥企帶來產品銷量上地提升,但從長遠來看,它會改變人們對藥企的看法,間接地促進品牌的聲譽、形象以及銷量的提高,這也正是公益營銷的魅力所在。

而“公益營銷”作為“事件營銷”的終極版,藥企開展的公益活動與促銷活動一般都會給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它不僅滿足了社會公益活動中對資金的需求,同時又能將良好的藥企道德、倫理思想與觀念帶給社會,提高了社會道德水準。

所以藥企既不能“為了公益愛心而公益”,也不能“為了商業(yè)而公益”,因為公益和商業(yè)必須是互相呼應并互相支持的。在競爭空前激烈的市場經營環(huán)境下,藥企實施公益營銷,將公益事業(yè)與藥企戰(zhàn)略相結合,既可以幫助藥企協調好與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也可以切實提升企業(yè)的競爭力。

第4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那么如何提升醫(yī)藥企業(yè)的社會品牌?筆者認為應著眼以下兩點進行思考:

一、OTC營銷:打造強勢OTC單品

處方藥生產企業(yè)產品品類中多為處方藥,而處方藥在產品推廣上受到國家政策的諸多限制,比如不允許在公眾媒體上進行廣告宣傳等。所以必須選擇一個具有相對優(yōu)勢及代表性的OTC單品產品進行策劃,通過聚焦推廣,做成強勢單品。筆者認為處方藥生產企業(yè)研發(fā)一個具有相對有優(yōu)勢的OTC產品時間、經濟成本較高,操作不太現實,可以收購一個具有這方面優(yōu)勢的OTC產品,進行運作。

通過對OTC產品的外在形象包裝及內在核心價值挖掘、提煉,選擇在目標連鎖終端進行深度推廣,通過廣告效應及終端拉動,全力打造強勢單品。OTC強勢單品成功打造之后,借強勢之勢,擴大優(yōu)勢,形成規(guī)模效應。通過產品品牌的提升進而帶動企業(yè)的社會品牌的影響。

案例分析:

以嶺醫(yī)藥集團始終堅持以中醫(yī)學術發(fā)展帶動中醫(yī)藥產業(yè)化,目前已發(fā)展成為全國醫(yī)藥企業(yè)前40強、是集科研、教學、臨床、生產、營銷一體化的現代醫(yī)藥產業(yè)集團。然而它是一家以生產和銷售專利處方藥的生產企業(yè),一直以來以學術營銷為主要的推廣模式并樹立了學術品牌,2009年的甲流的東風,憑借連花清瘟膠囊(OTC產品)的事件營銷,廣告效應及終端拉動大大提升了企業(yè)的社會品牌。

據了解,連花清瘟膠囊在較短時間內獲得了營銷業(yè)績的飛躍,從08年不到1億元的銷售金額,上升到09年全年超過5億元回款的業(yè)績,實現了中藥營銷史上的一個奇跡。終端覆蓋率提高了10倍以上,藥店首薦率也從幾乎為零提高到了20%以上,城市人群的品牌知曉率從5%提高到40%左右。連花清瘟膠囊防治甲流的事件,還入選了“2009國際十大科技新聞”。

二、公益營銷:承擔社會責任

公益營銷作為一種企業(yè)營銷方法,就是企業(yè)以公共利益為切入點,行使企業(yè)公民責任,利用社會公共政策、借助公共“資源”對社會公眾開展的一種有益于社會公眾的非營利性傳播、溝通行為。對于企業(yè)來說,公益營銷應該成為企一項長期的營銷戰(zhàn)略工程,而絕非一種短期的“促銷”、投機行為。公益營銷具有提高品牌形象、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拉近與消費者的關系和提高社會效益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公益營銷對社會品牌的提升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

案例分析:

已實施有三年的“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行動計劃啟動于2008年5月16日,是由全國優(yōu)秀醫(yī)、藥學專家共同倡導發(fā)起的一項社會化公益行動。該大型公益項目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指導,北京市紅十字會基金會具體實施,步長(制藥)集團全程贊助。旨在關注、解決西部“老、少、邊、窮”地區(qū)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項目內容包括:調研培訓、義診巡診、救助救治、健康宣傳、環(huán)保人文、愛心捐贈和母親關愛等。通過這些行動幫助提高當地縣醫(yī)院、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的醫(yī)療水平,增強防病治病的醫(yī)療常識,救治貧困家庭(先心病、腦出血等)擺脫重大疾病的困擾等等;通過這些行動逐步達成與西部地區(qū)共建合作、互相學習的長效機制,全心全意為當地群眾的醫(yī)療健康服務。

2008-2010年“共鑄中國心”組織近5000名醫(yī)生專家分批次先后前往四川、山東菏澤、寧夏固原、內蒙古烏蘭察布及阿拉善等地區(qū)為近10萬名患者進行了免費的診療,捐款捐藥2000余萬元,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10萬余本,走過了220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為當地醫(yī)生及患者進行了近200場次培訓講座,為5800名先心病兒童進行了手術救治,并收養(yǎng)地震孤兒宋欣宜。2010年步長集團再次向“共鑄中國心”基金捐助善款1億元人民幣用于西部地區(qū)健康關愛計劃啟動資金。

第5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企業(yè)投身公益事業(yè),公益組織履行了自己的使命,特定群體得到了幫助,企業(yè)獲得經濟上的回報,這是一個三贏的局面。因為在公益組織、企業(yè)和受益群體三者之間,邏輯上原本就不存在利益沖突的關系,這就是公益營銷的客觀基礎。

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運通公司捐贈170萬美元用于修復風化的自由女神像,這是第一個明確提出將公益事業(yè)融入企業(yè)營銷活動的案例。20多年過去了,公益營銷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低成本、高曝光率卻又往往容易讓企業(yè)陷入輿論旋渦的營銷方式。它一方面讓公眾對企業(yè)及其品牌和產品產生認識,一方面又有力地提升企業(yè)的形象和聲譽。

當人們還在抱怨一般的營銷行為只能增加知名度卻對美譽度提升無力時,公益營銷無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選擇。特別是在今天這個紛亂的競爭年代,公益營銷讓那些“為善”的企業(yè)和品牌得以區(qū)分,這一頗具親和力的感性營銷方式讓世界500強企業(yè)趨之若鶩。

對于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而言,除了常規(guī)的提升形象、品牌和聲譽等作用之外,公益營銷還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盡管全球化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文化的差異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跨國公司深入中國市場的進程。特別是在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初期,此時談論企業(yè)文化和理念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消費者的認同,但“為善”是沒有文化和國界的區(qū)別的。從公益入手,跨國公司以這種成本更低的方式獲得了中國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的認同感。

而在中國的本土企業(yè)當中,公益營銷卻更像是一門不占學分的“選修課”,“公益”的原本就不多,“營銷”的則就更少。

尷尬的現狀

由國家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是國內最早一份探討企業(yè)公益和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專業(yè)媒體。2003年6月,時任報紙主編的劉佑平開辟了四個版面的??瘜iT用于探討企業(yè)公益行為和企業(yè)社會責任,公司。

“當時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在國內幾乎一片空白,無論是小企業(yè)還是大企業(yè),它們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東西?!眲⒂悠秸f,今天他已經是《公益時報》的總編輯。而隨著近兩年來輿論和政府的推動,國內企業(yè)的企業(yè)社會責任理念才開始發(fā)展起來。

翻開最新一份由國家民政部擔任指導單位的“2006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世紀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以16170.95萬元的捐贈額蟬聯第一位。1.6億元,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因為在另外一份“2006跨國公司在華捐贈排行榜”中排名前三位的索尼(中國)、飛利浦電子和星巴克咖啡的捐贈額加在一起也不到1.4億元,而整個榜單中的42家跨國公司在華捐贈數額合計也不過4.2億元。從統計數字來看,國內企業(yè),特別是民營企業(yè)才是今天中國企業(yè)公益和慈善事業(yè)的主力軍。

然而尷尬的是,在一般人印象中投身公益事業(yè)的仿佛總是跨國公司,似乎跨國公司對公益事業(yè)總是慷慨而積極的,國內企業(yè)卻總是吝嗇和消極的,這其實完全是一種誤解?!敖y計數字和常識上的巨大反差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跨國公司在其成熟的企業(yè)社會責任體系下,捐贈的數額決定于其整體戰(zhàn)略的需要,并不一味求多;二是跨國公司在事后都做了良好的公關和宣傳,而國內企業(yè)卻做了好事不留名,成了無名英雄?!眲⒂悠秸f。

或許是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為善不為人知”幾乎成為本土企業(yè)和企業(yè)家在投身公益時的共識。受此影響,本土企業(yè)和企業(yè)家在進行公益捐贈時,往往只考慮到盡企業(yè)社會責任,卻根本不會想到公益其實可以同營銷結合產生多贏的結果。從企業(yè)行為的角度來衡量,這種觀念不值得提倡的。在劉保平看來,企業(yè)也應該“旗幟鮮明”地揚善?!盀樯茟摮蔀樯鐣闹髁?,這些從事公益事業(yè)的企業(yè)應該把自己宣傳出來,作為榜樣和標桿為其它企業(yè)所效仿?!?/p>

而另一方面,受到落后的公關思維和手段的制約,一些本土企業(yè)不知道如何利用企業(yè)公益活動營銷自己,要么在手足無措間錯失良機,要么不合時宜地過渡宣傳和炒作,最終給公眾造成“目的不純急功近利”的惡劣印象,引來輿論的批評,好事反而變成了壞事。

此外,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本土企業(yè),特別是民營企業(yè)的企業(yè)家行為和企業(yè)行為的模糊化。經常一個公益行為很難劃定為是企業(yè)家個人行為還是企業(yè)行為,導致企業(yè)公益營銷效果大打折扣。

毫無疑問,從企業(yè)公益到公益營銷,本土企業(yè)都還處于起步階段。那么,那些對公益營銷有著數十年經驗的跨國公司又是如何做的呢?

豈止是“買單”那么簡單

“慈善不僅僅是捐錢,更重要的是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一個夢想?!眾W迪汽車高級經理于小云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的這句話,幾乎詮釋了所有跨國公司投身公益事業(yè)的初衷和理念。然而在這句冠冕堂皇的話的背后,卻是一套完整、系統和理性的公益營銷體系——用10萬元投入公益,用100萬元投入后期公關和宣傳,最后獲得1000萬元的經濟效益,這才是公益營銷的精髓。

首先,公益營銷在跨國企業(yè)眼里絕對是常規(guī)行為,許多企業(yè)在內部都設有專門負責企業(yè)公益的“公益事業(yè)部”,并將每年固定比例的銷售收入用于公益投入。

其次,在公益項目的選擇上,跨國公司總是將企業(yè)公益納入到企業(yè)整體戰(zhàn)略當中來。相比之下,本土企業(yè)更多的是一種純粹的情感行為而非理智行為,很少有企業(yè)能站在企業(yè)整體戰(zhàn)略的高度作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反而是顯得盲目而沖動。從結果來看,國內企業(yè)選擇的公益項目多半是教育、救災和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選擇公益項目時,跨國公司一是從企業(yè)文化和企業(yè)認同的價值觀方面來考慮,在選擇階段就避開可能同公司價值觀沖突或會引發(fā)爭議的項目。比如,一家煙草公司就絕不會選擇一個肺癌防治的公益項目,那樣只會給自己招來無盡的麻煩。二是盡可能地將公益項目同企業(y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如軟件業(yè)巨頭微軟公司的“潛力無限”和“攜手助學”,這是其投入最多的兩個公益項目,旨在為邊遠地區(qū),以及“數字化”程度較低的人群提供資金和軟件,以消除“數字鴻溝”,這與微軟的產品以及其挖掘潛在市場的公司戰(zhàn)略取得了完全的一致。而福特汽車則將精力投入到環(huán)保事業(yè)中,因為汽車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此外還有摩托羅拉的“綠箱子環(huán)保計劃”,旨在回收廢棄手機及配件,以減少廢棄手機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接下來,在確定公益項目并捐贈款項之后,跨國公司們并沒有坐任其發(fā)展,而是積極跟進這一項目,乃至為這一公益項目本身大力宣傳,并在公關、廣告活動上積極配合項目的宣傳,突顯企業(yè)形象。一些企業(yè)從企業(yè)高管到普通員工讓盡量多的人參與進來,在企業(yè)內部提高對公益的集體認同感,讓員工為自己企業(yè)的樂善好施而自豪,并形成一種企業(yè)文化去影響身邊更多的人。

跨國公司在企業(yè)公益及公益營銷方面的作為給中國企業(yè)帶來了廣泛的影響,本土企業(yè)的情況也在逐漸改觀,已經有一些先知先覺的企業(yè)開始有意識地將企業(yè)社會責任同整體戰(zhàn)略結合在一起,甚至在企業(yè)內部設立公益專設機構,并開始學會如何借助公益組織的力量。

b] 同公益組織打交道[/b]

在今天的中國,公益組織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本土企業(yè)如果學會如何同公益組織打交道,很可能在公益營銷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企業(yè)選擇公益組織,也應該從公益組織的影響力、公信力和效率等多方面來考慮。

在中國的公益組織分為兩大陣營,一是境外以及港臺地區(qū)的公益組織,二是國內本土的公益組織,二者在運作上區(qū)別甚大。

境外及港臺地區(qū)的公益組織在和企業(yè)合作時對合作企業(yè)都有一個選擇的過程,甚至很多公益組織還有針對企業(yè)的黑名單,凡是被公益組織列為黑名單的企業(yè)無論作多大投入,公益組織也不會與其合作。至于企業(yè)被列入黑名單的原因,主要是這些企業(yè)的一些現狀與特定公益組織奉行的價值理念相違背。比如,軍火制造商、煙草制造商、重污染企業(yè)以及存在明顯勞工問題的企業(yè)都是大多境外公益組織拒絕合作的對象。

相比之下,本土公益組織同國內的企業(yè)公益一樣處于起步階段。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本土公益組織大概有一百多家,它們在同企業(yè)的公益工作中,對企業(yè)幾乎沒有選擇的過程,只要是合法企業(yè)都能同它們合作。因為,至少在《公益時報》總編劉佑平看來,本土公益組織目前最缺少的還是資金支持。“一些公益組織運作都很困難,自然只要有企業(yè)愿意捐贈,公益組織都比較歡迎。”也正因為如此,原本在法律意義上的“企業(yè)無權對公益組織提出附加條款”的規(guī)定也就很難執(zhí)行下去。由于公益組織的力量太弱,企業(yè)提出一些附加要求公益組織也只好采取默許的態(tài)度,而這從長遠來看卻是不正常的。

第6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1)垃圾郵件,就是群發(fā)的那種,當然這種做法也是所有運營商禁止的,很容易引起投訴。

2)品牌郵件,發(fā)送有關品牌以及商品的促銷信息,郵件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尤其是B2C的郵件,比如雅詩蘭黛等的以周為頻率對會員發(fā)送。

3靜態(tài)郵件,按照數據的不同屬性來進行劃分,按照數據庫中發(fā)送目標的地域、性別、收入水平等屬性,提供相關的內容。

4)動態(tài)郵件,依據不同人的不同行為發(fā)送郵件,繼而一起互動。

例如:北京女24歲單身本質:逛街

北京女24歲已婚本質:家庭主婦

不同的身份對應的群體性質不同一般根據客戶在網上的瀏覽行為來進行細分,然后發(fā)送高相關性的郵件內容。一次針對不同的人群發(fā)送不同的頁面,并且回收一張報表

5)智能郵件,依據不同人與網站的互動行為,通過系統的基本功能,在適當的時候,由系統自動發(fā)送高相關性內容,從而促高郵件的打開,點擊,以及銷售購買。研究客戶生命周期的階段表現,通過郵件等手段提高進行價值最大化。

2.郵件按照營銷作用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1)新客戶的開發(fā),甲方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外部數據或者是內容數據的進行營銷,繼而開發(fā)行的客戶。

2)老客戶的維護,對現有客戶進行關懷和激勵,促進老客戶的二次購買,養(yǎng)成忠誠客戶。

3)客戶價值最大化、延長客戶的生命周期,一般結合公司的CRM,對客戶進行細分,并對客戶的行為進行收集、整理、分析,然后發(fā)送與客戶高相關性的內容。

3.如何利用郵件開發(fā)新客戶?

此處略去幾百字。(由于某種原因尊重作者不方便對外)

他們在郵件營銷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好好的去策劃郵件的內容以及如何去做精準的投遞。

經過分析以及討論后,我們決定借助公益項目策劃了一個病毒郵件營銷方案,讓客戶在看公益郵件的過程中,進行公益行為的時候,我們公司也搭上公益的快車,來營銷自己,后來結果是12萬的會員開始郵件推送,結果在3個月以后,自有會員已經達到了174萬。

所以,郵件營銷最重要的不只是營銷或者說發(fā)送,是一個整套的營銷體系,將營銷通道、發(fā)送通道、產品通道都合為一體。

4.一個好的病毒營銷的郵件營銷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1)找一個非常好的項目賣點

2)找一個機構增加事件的可信度

3)找一個好的病毒營銷的載體

4)找一個或者幾個讓消費者傳播的動力

5.發(fā)送此郵件項目應具備的4個基本點:

1)要有賣點—這與打開率相關

2)有相應的機構證明—這樣可以增強活動的誠信度,增強信任度

3)郵件模板—為載體

4)郵件內容的設計—增強人群轉發(fā)此郵件的信心和動力

此處略去幾百字。(由于某種原因尊重作者不方便對外)

此處略去上千字。(省略幾個通過郵件追新客戶的案例:由郵件開始到郵件結束的病毒營銷,由廣告開始到郵件結束的病毒營銷,如何對非會員用戶發(fā)送的營銷策略體系(通過價格誘餌開始啟動的一個周期為2-3個月,結合網站多次發(fā)送扣環(huán)的陌生消費者信心增長計劃))

6.影響郵件營銷效果因素的一些建議:

1)投遞問題(是否正常)—是否進入收件箱—要提高打開率—標題+內容—點擊—銷售轉化

2)標題分享:我們做了艱難的決定全場5折起~(3Q大戰(zhàn)之后)

分享了:3小時打開率超過84%的郵件;2000條測試100%打開率的郵件及更多內容

提醒:在大批量發(fā)送郵件的時候,建議選取少量郵件做A/Btest,觀察哪個標題打開率高,再決定用哪一個標題,這樣更保險些。

3)在郵件的內容形式上面有兩種:純文本和圖文并茂兩種。

4)在內容(圖文并茂)上有個測試結果:文字加下劃線的點擊與未加下劃線的點擊要高幾個百分點。

5)頁面點擊分析:一般第一屏與第二屏的點擊率瀏覽率偏高。

此處略去幾百字。(省略如何幫助企業(yè)達到郵件內容規(guī)整,如何改善長頁面下的點擊問題,如果從發(fā)送,打開,點擊到銷售轉化的細節(jié)案例)

6)發(fā)送的細節(jié)注意:比如發(fā)送的頻率、發(fā)送時間、發(fā)送的標題簡述等(會議當場沒有展開,有需求下面具體交流)。

7.如何針對現有客戶實際情況提案:比如沉睡用戶與活躍用戶進行分析

第7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這本書是現代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認為自己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企業(yè)都在尋求創(chuàng)新、尋求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獨特的價值,然而創(chuàng)新之源何在?在這本書里,科特勒給我們的啟發(fā)是:以利益相關者為導向,以創(chuàng)造包容性價值為目標的“新型企業(yè)社會責任模式”將為企業(yè)提供全新的創(chuàng)新視角,從而帶來大量的創(chuàng)新機會,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傳統的慈善資本主義理念支配下,有意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yè)及部分富人,基本上都選擇了直接對外捐款,或者選定受助弱勢群體,有針對性的給予現金等援助。這種做法在歐洲大陸延續(xù)了好幾個世紀,并傳承到后來發(fā)展起來的北美,起到過不容忽視的濟困作用,卻也暴露出突出弊?。浩髽I(yè)和富人“盡可能簡單地做好事”,很少追求捐贈、扶助績效,更談不上將捐助計劃與企業(yè)戰(zhàn)略相結合,很難進行任何可量化的細致評估。并且,由于捐助方向、內容分配多由企業(yè)管理層和富人偏好決定,必然造成社會援助、救助資源的不均衡不公平投放。

上世紀90年代,歐美企業(yè)界開始意識到原有模式的弊端,越來越多的企業(yè)、企業(yè)家和投資機構將績效理念引入慈善資本主義的范疇,致力于更有效的社會責任履行,不再將慈善與經營分開。企業(yè)會選擇適合自身價值觀的戰(zhàn)略性重點領域,挑選可以支持企業(yè)經營目標的社會活動,選擇與自身的核心產品及核心市場相關的主題,支持可以為實現營銷目標提供機會的主題,開始更為注重改善企業(yè)的政府關系、社區(qū)關系。

由于有了新理念,慈善資本主義、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實踐方式開始有了顯著的變化,根據資源投入方式、社會責任與企業(yè)戰(zhàn)略及經營的關系等標準,逐漸形成了六類活動形式:公益事業(yè)宣傳、公益事業(yè)關聯營銷、社會營銷、慈善活動、社區(qū)志愿者活動、對社區(qū)負責的商業(yè)實踐。這六類活動形式的定義十分簡單,均能對應找到每一類的示范案例。

這樣一來,是否意味著當今的企業(yè)得以更從容地決策采用哪一種或混用幾種社會責任活動形式,進而將對社會責任投入的每一分錢都花到該花的地方,并以此收到可觀的經營收益?恰恰相反,從幾十年以前慣用的直接捐錢,到現在有多種活動形式供挑選設計,許多企業(yè)感到選擇的難度大大增加了。這是因為,每一種社會責任活動形式容易產生收益的機制貌似清楚,但要激活收益鏈條,往往需要先行滿足多個條件,貿然選擇某項社會責任活動形式而未能就前提條件做好準備,正向社會效果和經營效益非但難以實現,還很可能給活動主辦企業(yè)帶來巨大麻煩。

舉例來說,許多企業(yè)為保證產品口碑營銷的成功,往往熱衷引入公益事業(yè)關聯營銷,將產品銷售與慈善捐贈額或其他公益事業(yè)投入掛鉤;在投入巨大成本后,企業(yè)卻尷尬的發(fā)現,由于未能引入有權威性、社會公信力的獨立第三方監(jiān)督,企業(yè)產品銷售額的準確數據也不為公眾信任(這種情況下,公眾會傾向于認為企業(yè)壓低了銷售額及掛鉤的捐贈額),再加上活動設計存在缺陷(如未能事前設定活動合理期限、捐贈上限),公益事業(yè)關聯營銷反而引發(fā)了品牌危機。

由全球最知名的營銷權威、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教授菲利普?科特勒領銜著述的《企業(yè)的社會責任》一書,正是注意到了當今社會責任活動形式多樣化、選擇和操作難度提高等復雜情況,而專門提出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方法論。書的第一章對企業(yè)通過關聯性的社會責任履行,所可能取得的實際利益進行了梳理,包括:銷售額和市場份額增長,品牌定位得到鞏固,企業(yè)形象和影響力得到提升,吸引、激勵和保留員工的能力得到提高,運營成本降低,對投資者和財務分析師的吸引力增大。

按照這本書的觀點,以不同活動形式履行社會責任,可能取得程度和表現方式截然不同的實際收益,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書的第三至八章分別就上述六種活動形式可能取得的收益、需要具備的前提、成功的關鍵、操作步驟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在各章加入了以美國知名企業(yè)為主的企業(yè)案例。在此基礎上,《企業(yè)的社會責任》這本書的第九章、第十章則回到整體性視角,對企業(yè)決策提出了更為具體和務實的建議,幫助企業(yè)選擇、策劃、實施和評價這方面決策和實行。

【 點評人 】

第8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陳大春是貴州畢節(jié)人,原在某單位做大鍋飯,月薪1500元,幾年前離異,雖然學歷不高,但喜歡看《現代營銷》、《創(chuàng)富指南》等財經雜志,看到植入式公益廣告牌的報道后,她那沉寂的心又再次沸騰了!她選擇這個項目的原因是:除了學費以外基本上無須再投資,不開店,不雇人,自己一人即可操作。

10月中旬,陳大春拿著從牙縫里擠出來的血汗錢去山東學習植入式社區(qū)公益廣告項目。所謂植入式社區(qū)公益廣告(牌),就是指在人口聚集的社區(qū)家屬院內,以宣傳普及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知識(如:食品安全、防震減災、精神文明建設、消防安全等)為目的,在傳播公益知識的同時,巧妙植入一些信譽良好的商家信息,方便百姓物質文化生活,從而實現多方共贏。項目分三個步驟來操作: 一、必須要有個事業(yè)單位作為主辦方,這是前提;二、要有認可這種廣告宣傳模式的商家來贊助;三、把做好的公益廣告牌掛到合適的地方,完成這三步項目也就成功了。

成交模式獨特 20天賺回1年工資

學成歸來陳大春就開始行動。這種宣傳模式解決了政府部門的資金不足,不用政府投入一分錢就幫他們宣傳了公益知識,還能成為主辦單位領導任職期間的政績,受到上級表彰。她按照學到的方法找主辦單位,沒想到出人意料的順利,不禁對老師又多了一份崇敬。老師告誡她:這不值得驕傲,項目的核心是如何找到更多認可這種宣傳模式的商家,商家越多賺錢越多。陳大春學歷低、交際面窄、不善溝通,老師幫她設計出一套銷售信營銷模式,告誡她拜訪客戶必須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成交率必須從轉變思維開始,陳大春復制銷售信營銷模式,打印二十多封裝到牛皮紙信封里,逐一投遞到潛在客戶手中,結果當天就成交一家大客戶。家中沒有電腦,她只好與老師短信溝通交流,只要收到短信,哪怕是深夜,老師總是當即回撥電話,告訴她解決辦法。自11月4日至14日僅10天時間,第一期公益廣告牌上的商家就招滿了,7家共收費2.01萬元。

隨后老師又指導她解決與制作商合作的問題,又省下幾千元,一直到這批廣告牌張掛完畢,老師始終有問必答跟蹤指導。“老師,能認識你我感覺自己是幸運的,你的本事和你的為人讓我很佩服,我既把你當老師又把你當知心朋友?!边@是陳大春12月9日發(fā)給推廣人的短信(學費:普通型3980元,獨家型5980元,只要執(zhí)行力強,當月就能賺到打工1年的工資。更多成功案例,請加QQ1833140997進入空間查看)

相關鏈接:

第9篇:公益營銷的案例范文

關鍵詞:媒體 品牌推廣 事件營銷

媒體品牌對媒體受眾而言不僅僅是媒體的名稱和標識,它代表著媒體的資源和能力,代表著媒體對媒體受眾的承諾,代表著媒體受眾對媒體的綜合認識和感受,代表著媒體受眾對媒體的認同。而媒體品牌營銷是指媒體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實力的維護和提升的過程。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新媒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由于新媒體的逐漸火爆,許多傳統媒體也在面臨諸多挑戰(zhàn)之際紛紛向新媒體靠攏,衍生出各自的新媒體產品。正因為如此,整個媒體行業(yè)競爭日益激烈,但同質化的現象也日益嚴重,傳統的以產品為中心的營銷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廣告營銷方法也難有較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現如今,媒體競爭拼的不只是產品和價格以及服務,更需要自身品牌的脫穎而出和深入人心。因此,媒體之間的競爭轉向品牌的競爭,也就是通過大眾媒體的品牌營銷提高媒體自身的競爭力。

在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下,“事件營銷”這種新生營銷手段被越來越多的媒體所采用,它以傳播廣泛、成本低廉、收效迅速而備受青睞。在這個媒體間互相廝殺的戰(zhàn)場上,一個個成功的案例表明了事件營銷已成為媒體品牌推廣的一個強有力的武器。

一、何為事件營銷(event marketing)

所謂“事件營銷”是指圍繞著既定的主題,借助社會事件、熱點新聞之勢,有計劃地策劃、組織、舉行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的活動,通過制造有熱點新聞效應的事件吸引社會公眾的興趣和注意,形成一定時期內密集的傳播效應,達到提高社會知名度,塑造品牌良好形象和最終促進產品和服務的銷售的目的。因為事件營銷是借一個社會事件,利用人們對社會事件的廣泛關注,潛移默化的轉移到對企業(yè)品牌的喜好上來,企業(yè)品牌與熱點事件的關聯性較強,因此其實際的傳播效果較常規(guī)的品牌傳播更加顯著、有效。

而作為媒體本身,多數擁有強大的媒體置換資源,形成媒體聯盟,也就是媒體關系網,利用自身的傳播優(yōu)勢,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從策劃到執(zhí)行一個完整的事件營銷會更加得心應手。

二、事件營銷的基本操作

事件營銷的社會反響大、價值大,當然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隨著營銷的逐步細化,信息傳播速度也越來越快,必須對事件營銷有一個很好的定位,不能盲目跟從。

定位是基礎,那么創(chuàng)意就是事件營銷的精髓,怎樣結合社會熱點做出好的創(chuàng)意呢?首先,需要結合各種數據分析,如百度指數,通過關鍵詞搜索,發(fā)掘出當下公眾關注度較高的社會熱點,選擇出與自身品牌特性較貼近或者可即時結合的熱點繼而策劃出一個或一系列可操作的新聞事件。

在充分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把握大眾心理進行富有創(chuàng)意的策劃,接下來還有關鍵的一步,就是動用所有連帶的媒體關系將這個事件不斷放大,以多種傳播渠道擴大受眾覆蓋面。

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在新媒體時代,微博的宣傳力量不容忽視,它已然成為事件營銷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僅新浪微博的用戶自主轉發(fā)就成就過事件營銷。

如果換做媒體本身,怎樣把握時機,恰到好處地營銷自己呢?

三、媒體事件營銷成功案例

公益、環(huán)保,這兩個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同時也越來越多地被廣大媒體所關注。將自身品牌與公益、環(huán)保事件相結合,碰撞出的新聞關注度勢必將會以幾何倍數增長。

案例:NC63適度上網系列公益活動

NC63取意NO COMPUTER 63 HOURS的縮寫,是由魔時網聯合多家媒體和機構聯合倡導的“周末無電腦”活動――即號召“從星期五下午6點下班到星期一早上9點上班之間,總共63個小時的周末時間,不使用電腦”。NC63旨在通過系列創(chuàng)意活動,提醒白領減少因過度上網對健康、人際等多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

2009年11月27日18:00-11月30日9:00魔時網首頁黑屏63小時,只留一條醒目的標題:“別鬧了,我們可是認真的!”同時,其他合作網站也在首頁以廣告、banner等形式倡導“NCC63周末無電腦”活動。

此事件一經推出便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僅一周內上百家網媒對NC63周末無電腦活動給予了報道和內容轉載。

NC63相關報道兩次上百度新聞首頁的轉載排行榜首頁。

CCTV1《新聞20分》及BTV《北京您早》欄目也相繼給予了報導。

此次活動的主辦方魔時網是一家以線下活動為內容的網絡媒體,由于NC63所倡導的適度上網、花更多時間去體驗線下真實的生活的主旨與魔時網的品牌契合度較高,此次活動為魔時網帶來了較高的曝光與業(yè)內好評。

相關熱門標簽